逐“月”前進,叩問“蒼穹”之夢
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接見探月工程嫦娥六號任務參研參試人員代表時發表重要講話強調,要在全社會大力弘揚追逐夢想、勇于探索、協同攻堅、合作共贏的探月精神,進一步增強全體中華兒女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凝聚起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的磅礴力量。 “心至蒼穹外,目盡星河遠。”探索浩瀚宇宙一直都是中華兒女的千年夢想和永恒追求。今年是我國探月工程立項20周年,20年來全體研制建設人員砥礪奮進,形成了“追逐夢想、勇于探索、協同攻堅、合作共贏”的探月精神,創造了月球探測的中國奇跡。從“望月”到“奔月”再到“攬月”,從“跟跑”到“并跑”再到“領跑”,中國航天人用實際行動鑄就了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讓“可上九天攬月”在新時代的中國變為現實。新征程上,我們當以“探月精神”為指引,懷揣著“望月之夢”、“奔月之夢”、“攬月之夢”,追逐長空萬里、奔赴星辰大海。 勇于探索、踏夢而行,從“嫦娥攬月”中感悟“造夢者”的“望月之夢”。偉大事業始于偉大夢想。1994年,我國科學家開始進行探月活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研究。2000年,航天白皮書《中國的航天》在發展目標中明確提出“開展以月球探測為主的深空探測的預先研究”。2007年,嫦娥一號完成繞月探測,中華兒女期盼的“到月宮里一探究竟”開始夢想成真。二十年來,從嫦娥一號到嫦娥六號,從初探月宮到架起地月新“鵲橋”,從月面巡視到月背起飛“三步走”,月球探測的每一個大膽設想、每一次成功實施,都生動詮釋了夢想的力量。心中有夢想,腳下有力量。新時代新征程上,我們要深刻體會“探月精神”中的夢想力量,勇于探索、堅定理想信念,做懷揣“望月之夢”的“筑夢者”,朝著“星辰大海”的方向乘風破浪、踏夢而行。 團結奮斗、攻堅克難,從“逐星探月”中感悟“逐夢者”的“奔月之夢”。百舸爭流,奮楫者先。為了追逐“奔月之夢”,無數科研人員用汗水、淚水造就了我國探月事業的勃勃生機。從“嫦娥三號”首次落月,到“嫦娥四號”首訪月背,再到“嫦娥六號”月背采樣返回,每一次探月的成功都彰顯出無數科研人不畏艱險、勇于探索的精神和勇氣......“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新時代新征程上,我們要讀懂科研人員“艱難方顯勇毅,磨礪始得玉成”背后的深刻涵義,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歷史擔當爭做懷揣“奔月之夢”的“逐夢者”,在新時代新征程中體會攻堅克難的樂趣,享受勇立潮頭的豪情,書寫中國式現代化奮力篤行的新篇章。 胸懷天下、合作共贏,從“叩問蒼穹”中感悟“圓夢者”的“攬月之夢”。科學無國界,合作有未來。從開展測控領域協同合作到共同建設國際月球科研站,再到為世界的科學家提供月球樣品。中國航天始終貫徹“和平利用外層空間,促進人類航天文明和社會發展,造福全人類”的宗旨,不斷擴大探月朋友圈,主動開放探月資源,積極共享探月成果,不斷彰顯中國航天人踐行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自覺擔當,更加體現了我國開放務實、合作共贏的大國胸懷。新時代新征程上,我們要堅持胸懷天下,從“君子和而不同”的智慧中汲取求同存異、包容互鑒的精神力量,在叩問蒼穹的征程中創造更多奇跡、解鎖更多“神話”,向更加璀璨的星空邁出更堅定的中國步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