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陜西寶雞青銅器博物院考察,走進展廳聽取當?shù)刂芮貢r期歷史文化介紹,仔細察看何尊、逨盤等珍貴青銅器,了解加強文物保護研究利用等情況。習近平說,中華文明五千年,還要進一步挖掘,深入研究、闡釋它的內(nèi)涵和精神,宣傳好其中蘊含的偉大智慧,從而讓大家更加尊崇熱愛,增強對中華文明的自豪感,弘揚愛國主義精神,把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一代一代傳下去。讓我們一起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了解中國傳統(tǒng)文化內(nèi)涵,夯實精神根基,更好地繼承和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美德。 擰緊“信念之繩”,汲取和借鑒愛國情懷。愛國,是最深層、最持久、最動人的情感。習近平總書記說過:“只要高舉愛國主義的偉大旗幟,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就能在改造中國、改造世界的拼搏中迸發(fā)出排山倒海的歷史偉力!”林則徐用行動真切闡述了愛國精神,“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在過去,愛國精神激勵了一代忠臣直言進諫,雖憂國憂民,卻報國無門;當國破時,又一代有志青年救亡圖存,振興中華,與祖國和人民共命運;在當代,我們要汲取和借鑒林則徐的愛國主義精神,以愛國之心、報國之志譜寫強國之歌。 擰緊“奉獻之繩”,汲取和借鑒為民精神。位卑未泯濟民志,權(quán)重不移公仆心。為民服務(wù)是我們黨的宗旨,習近平總書記說過“民之所憂,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我們的好總理周恩來用一生詮釋了一心為民,他心中始終裝著人民,真誠質(zhì)樸的為民情感和深厚濃烈的為民情懷是周恩來人格魅力的重要體現(xiàn)。我們要汲取和借鑒周總理的為民精神,無論時代如何發(fā)展,都始終牢記自己是“人民的勤務(wù)員”,以“孺子牛”的“低首”“人民公仆”的姿態(tài),不忘初心、不負民心。 擰緊“紀律之繩”,汲取和借鑒清廉品質(zhì)。勤為政之要,廉為政之本。作為黨員干部要堅守清正廉潔,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堅持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體推進,同時發(fā)力、同向發(fā)力、綜合發(fā)力。”在海瑞身上體現(xiàn)了清廉這一品質(zhì),他一生居官清廉,剛直不阿,深得民眾的尊敬和愛戴。我們要汲取和借鑒他的清廉品質(zhì),對自己嚴格要求,樹立服務(wù)于公眾而犧牲自我的志向,在一次次磨礪中成長為一名能體恤民情,體察民間疾苦的公職人員。 文化興則國運興,文化強則國家強。古有“倉廩實而知禮節(jié),衣食足而知榮辱”,今有大公無私的奉獻精神及愛國精神的民族英雄,我們必須堅定文化自信,從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中尋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源頭活水,用創(chuàng)新的方式激活文化生命力,用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延續(xù)歷史文脈,讓中華文明同各國人民創(chuàng)造的多彩文明一道,為人類提供正確精神指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