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深耕思政教育,傳播黨的創新理論;有的扎根基層一線,托舉學生成才夢想;有的創新教學方法,不斷提升教書育人本領……近日,中宣部、教育部共同組織開展2024年度全國教書育人楷模宣傳活動,推選出12位全國教書育人楷模。他們既是廣大教師的優秀代表和杰出典范,也是萬千老師的縮影。 敬師道,讓尊師重教成為一種常態。強國必先強教,強教必先強師。古語有云“天地君親師”,中華民族歷來有尊師重教的文化積淀和優良傳統。子貢尊師、程門立雪、張良拜師等故事讓人口口相傳。從“知識花壇里的園丁”“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到“燃燒自己,照亮別人”“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棵草去”,“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片云推動另一片云,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這樣的贊美太多太多,這背后,是欽佩,是感恩,是祝福,是牽掛,更或是關愛,但都圍著一個同心圓,那就是尊師重教的社會風氣與優良傳統。《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弘揚教育家精神加強新時代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建設的意見》中指出,“教師成為最受社會尊重和令人羨慕的職業之一,形成優秀人才爭相從教、優秀教師不斷涌現的良好局面。”這既是國家的莊嚴承諾、人民群眾的深切期待,也正日漸成為廣大教師的切身感受和全社會的廣泛共識。 思躬耕,點亮教書育人的星星之火。“三寸粉筆,三尺講臺系國運;一顆丹心,一生秉燭鑄民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廣大教師要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初心使命,以人民教育家為榜樣,以德立身、以德立學、以德施教。”正是因為廣大教師用蠟燭的精神、人梯的姿態、春蠶的行為、蜜蜂的技巧,在學生“拔節孕穗期”精心引導、在學生的人生關鍵處矯正航向、在學生處于困惑時指點迷津,為學生“傳道”,助學生“解惑”,幫學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用一盞燈點亮千萬盞燈,演繹“長大后我就成了你”的一個個故事,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源源不斷打造“夢之隊”、培養“主力軍”。 重鑄魂,做胸懷“國之大者”的典范。廣大教師不僅是傳授書本知識的“教書匠”,更是塑造學生品格、品行、品味的新時代立德樹人“大先生”。從用畢生精力踐行“振興中華,乃我輩之責”誓言的黃大年,到矢志不渝讓“學生們遠方有燈、腳下有路、眼前有光”的張桂梅,從三十余載扎根太行山,“把論文寫在大地上”的李保國到用扁擔把上百斤課本挑過大山的張玉滾……他們的故事或許不同,但都有一個共同點,即一生只為一件事——用愛心澆灌成長,用知識托舉希望。作為人民教師,他們身上展現出來的,正是時代呼喚的教育家精神。“躬耕教壇、強國有我”,正是有了像全國教書育人楷模這樣千千萬萬的人民教師,秉承以自信自強、踔厲奮發的姿態,以“師者微光”照亮“強國復興”征程,做學生為學、為事、為人的“大先生”,支撐起教育強國的時代夢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