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期五天的2024年柏林國際消費電子展于9月10日在德國圓滿落幕。在此次盛會上,海爾、海信、TCL、美的和榮耀等中國企業以最新產品和技術成果,成功吸引了全球目光。展會中,人工智能與可持續發展成為兩大焦點議題,充分展現了中國企業在科技創新和環保理念方面的領先實力。中國企業的亮眼表現,彰顯出“中國智造”的獨特魅力,體現出中國在科技道路上追求領先的堅定步伐。 今年是展會創辦100周年,人工智能與可持續發展成為關注焦點。對于“人工智能”這一“新藍海”,我國高度重視、不斷創新,力求抓住數字經濟時代新機遇,以新技術催生新質生產力,為經濟社會各個領域帶來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讓加法發揮出乘數效應。 數據互聯,提高社會治理新水平。人工智能的發展應用不僅能改變社會治理的思維,更能優化社會治理方式,推動社會治理智能化、網絡化、數字化,它可以讓社會治理主體往多元化、智能化發展,推動自上而下的單項管控向多元協同治理轉變,從而實現政務服務過程中的數據共享及有序流動。同時,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能提高公共管理的服務水平,有效整合社會治理力量和社會服務資源,進而推動社會治理現代化。 改善民生,達成幸福生活新指標。無論是大數據、云計算、5G、區塊鏈等新型技術的發展,還是對教育、醫療、環境保護、城市運行等方面的助力,人工智能正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對美好生活的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從智能家居到無人駕駛汽車,從個性化醫療診斷到智能客服機器人,人工智能正在不斷改變著我們的生活方式。除日常生活之外,人工智能在工作領域的應用也日益廣泛。從輔助醫生進行疾病診斷到幫助律師進行法律分析,從優化生產流程到提高客戶服務質量等等,它正深刻改變著各行各業的工作方式。人工智幫助人們快速分析大量數據,發現其規律和價值,從而協助工作者的決策更加精準,可以預見,在未來,人工智能將成為各行各業不可或缺的重要幫手。 升級轉型,實現產業發展新突破。人工智能對產業發展絕不是一加一等于二的效果,而是能夠發揮“乘數效應”,真正展現產業發展新格局。比如深圳充分發揮自主創新及產業配套等優勢,布局建設“鵬城云腦”、深圳市河套算力集群等,力推鴻蒙原生應用發展;珠海、佛山、惠州、東莞、中山等圍繞產業鏈關鍵環節布局相關專項,在智能無人系統、智能機器人、智能家居、智慧醫療、智能安防等領域建設一批產業園區等等。 察勢者智,馭勢者贏。人工智能正在全球范圍內蓬勃發展,為經濟社會發展注入強大動力。但同時,我們也要看到人工智能既是機遇,也是風險,我們要對其潛在風險保持警惕,要不斷培育安全、可靠、公平、透明的人工智能技術研發和應用生態,促進人工智能的健康發展和規范應用,推動形成具有廣泛共識的人工智能治理體系,確保人工智能成為打開“中國智造”未來大門的“金鑰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