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浦江創新論壇上傳出消息:2016年至2023年,我國獨角獸企業數量由131家增至375家,獨角獸企業總估值由近5000億美元升至超1.2萬億美元。 “獨角獸”企業指成立10年以內、估值超過10億美元,且尚未上市的企業。據最新統計,中國獨角獸企業375家中,我省有50家企業入選,數量位居全國前列。50家入選企業中,90%以上是高端科技企業,科創屬性強。企業所屬賽道集中在高端制造、集成電路、清潔能源、商業航天、新材料、氫能、新型儲能、合成生物等領域,與我省1650產業體系高度契合。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在“構建支持全面創新體制機制”部分對“深化科技體制改革”作出系統部署,是激發全社會創新創造活力的關鍵舉措。我們要認真學習貫徹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努力推進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為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提供強大科技支撐。 近年來,我省厚植高科技高成長高價值企業的發展沃土,為企業創新送去“陽光雨露”,省級層面實施獨角獸企業三年倍增行動,開辟發展新領域新賽道,出臺了《江蘇省“產業強鏈”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年)》《江蘇省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小升高”行動工作方案》。 筑強平臺支撐,提升“創新特區”承載力。產業發展,高精尖奔騰,才能活力澎湃。各級黨委部門要堅持問題導向,結合當地產業實際,緊扣特色產業培育所求,堅持政府引導、市場主導“雙輪驅動”,努力打造高能級、應用型創新平臺,推動創新鏈與產業鏈、人才鏈、資本鏈融合貫通。要做好“擴容提優”文章,圍繞“孵化-加速-中試-產業化”動態循環,抓孵化載體“擴增量優存量”,力爭在專業孵化載體認定上實現突破。同時,要做好“聚合放大”文章,打造“政產學研資用”科創服務“升級版”,更大力度推動“技術作為商品、研發成為產業”。 壯大創新主體,全力提升“創新特區”集聚力。當前,第四次工業革命風起云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變革,時間不等人,效率是生命。各級園區要圍繞“創新、創業、創造”,千方百計讓園區企業成為創新主導力量,以點帶面,吹響創新“集結號”。一要培優“主力軍”,多層次涵養創新型企業“雨林”,鍛造創新型領軍企業和科技型上市企業;二要育強“先鋒隊”,大力引導企業永不停歇抓創新,不斷研發“明天的產品”。鼓勵企業開展各類創新活動,加大企業研發機構建設。組建專班,大膽走出去,“牽線搭橋”,尋求企業與雙一流高校更高層面合作,發布“揭榜掛帥”“賽馬”項目;三要樹好“標桿旗”,鼓勵企業探路先行,搶抓每一個可能顛覆式創新的領域,瞄準“卡脖子”,積極布局創新基地。 做優環境保障,全力提升“創新特區”吸引力。各級園區要堅持軟環境和硬環境“雙軌并進”,構建人才創新創業“首站式”和“旗艦型”發展生態系統。一是讓軟環境更貼心,全面優化“一站式”服務流程,讓“跑小二”主動上門,“店小二”提供管家服務,全生命周期服務貼心更“解渴”,既滿足“一張床”需求,更解決“一起創”難題;二是讓硬環境更舒心,堅定“高科技創新”追求,緊盯“京滬深”等重點區域,搶抓“蘇錫常”等產業轉移窗口期,打破行政區劃壁壘,聯動發力,高效項目攻堅,發力鏈式招商、資本招商,活用“老板、老友、老外”等一切可用資源,確保招引“高科技項目”目標必成。 在加快培育新質生產力的背景下,獨角獸企業無疑是推動經濟轉型和產業升級的關鍵力量,對提升我國綜合國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有效推動了企業科創力量不斷壯大,為高質量發展注入更多動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