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文化和旅游部發布2023年文化和旅游發展統計公報,截至2023年末,全國公共圖書館總藏量達到了14.4億冊,同比增長5.6%。圖書館不僅僅是借閱書籍的場所,也是全民共享的文化殿堂,要在現代社會中扮演更加積極的角色。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引領下,公共圖書館逐漸成為中華文化傳承的重要陣地。 科技引領閱讀新體驗,圖書館成網紅打卡地。如今,科技正在深刻地改變人們的閱讀方式,國家圖書館“中華古籍資源庫”在線檢索閱覽系統,不僅提高了古籍的利用率,還讓更多人能夠方便地接觸到珍貴的文化遺產。類似的科技創新,使得許多公共圖書館逐漸成為 "網紅打卡地",吸引了不同年齡層的讀者前來體驗。例如,上海圖書館通過引入智能書架和機器人導引系統,創造了“智慧圖書館”的新模式。北京的故宮博物院圖書館更是在古籍保護和數字化方面走在前列,提供了豐富的在線資源。通過這些創新,圖書館不僅滿足了讀者多樣化的需求,還加強了文化傳播和資源共享。 文化活動創意迭出,開辟弘揚傳統文化新路徑。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和弘揚方面,各級公共圖書館正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多年來,各地圖書館通過持續實施“中華古籍保護計劃”,舉辦了形式多樣的文化活動,如古籍修復體驗、歷史文獻展覽、詩歌朗誦等,展現了公共圖書館在文化傳承中的獨特優勢。今年是中國大運河申遺成功十周年,揚州市圖書館特別舉辦了“沿著運河讀中國”研學主題活動,通過深挖運河文化資源,推動了公共圖書館在大運河保護和傳承中的積極作用。在古都南京,南京市圖書館開展的“南京書畫文獻展”更是吸引了全國各地的文化愛好者前來參觀,一時間成為熱點。無論是文化遺產的保護,還是新興文化活動的推廣,公共圖書館都在不斷探索和創新,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開辟了新的路徑。 打造獨特閱讀品牌,提升城市文化品位。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鮮明指出,“推進文化自信自強、鑄就社會主義文化新輝煌”。各級公共圖書館在閱讀品牌化建設中要形成自己的特色,構建城市文化軟實力。近年來,江蘇泰州成功打造的“書香泰州”品牌便是一個典型代表,通過建設“城市書房”,在城市的每個角落提供閱讀空間,讓市民能夠在日常生活中隨時享受閱讀的樂趣。不僅如此,福建廈門市圖書館通過舉辦“海韻書香”讀書節,積極推廣閩南文化,使得城市在全國圖書館界獨樹一幟。廣州圖書館則通過推出“廣府韻味文獻展”,向居民展示豐富的廣府文化,成功吸引了大批市民和游客,極大地提升了城市的文化品位。各地圖書館通過具體行動,促進了全民閱讀的深入開展,為城市增添了文化底蘊,成為文化名城的重要標志。 南來北往,文脈相傳。公共圖書館通過科技賦能創新服務、傳承文化經典,和助力城市閱讀品牌建設,已成為構建全民閱讀新路徑的重要力量。未來,隨著圖書館服務不斷優化,文化自信不斷增強,將為社會發展注入更多的智慧與力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