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上午,以“弘揚時代精神 共建網絡文明”為主題的2024中國網絡文明大會在成都開幕。這場網絡文明盛會,既是縱深拓展網絡文明建設的強勁動力,更是推動網絡空間生態環境更加清朗、文明風尚更加彰顯、法治保障更加有力的扎實舉措。 從互聯網的后來者到建設全球規模最大、最生機勃勃的數字社會,中國下出漂亮的“先手棋”。網絡空間文化蓬勃發展,北京京劇院打造“京戲云劇場”;“數字故宮”“數字敦煌”多維度回答“何以中國”;百余部優秀原創網絡文學作品入藏國家圖書館。網絡空間道德建設水平不斷提升,中國好人榜的事跡感人肺腑、浸潤心田;打造“億縷陽光”“凡人微光”“星火成炬”網上品牌欄目。網絡空間行為規范更加完善,各地制定出臺網絡文明準則,構建起齊抓共治的網絡文明建設新格局。 輝煌成就來之不易,前路漫漫任重道遠。當網絡深度嵌入人們的生活,萬物互聯帶來機遇的同時,風險與挑戰也相伴而生。作為網絡強國,不僅要用好網,更要治好網、管好網。近年來,我國在網絡強國建設的道路上闊步前進,守護好網絡安全、維護好網絡空間,依舊是新時代的重大課題。國家網信辦持續開展“清朗”系列專項行動,對網絡亂象重拳出擊;公安部門創新網絡安全管理方式,全面推行網警網上公開巡查執法,提高“網上見警率”,保障網民用網安全……多部門協同匯聚合力,針對各類問題一抓到底、標本兼治,不斷促進網絡空間運轉規則化、法治化,我國治網管網一直在路上。 網絡空間的天朗氣清是億萬民眾共同的期待,發展好、守護好網絡空間是億萬人民共同的責任。推進網絡文明建設,人人都是局內人、參與者,需要我們齊心共建。廣大網民要煉就“火眼金睛”,準確高效地對網絡信息進行甄別篩選,以更加成熟、理性的態度參與網絡生活。積極參與網絡文明建設活動,做網絡文明的傳播者,帶頭講文明話、辦文明事、做文明人,筑牢密不透風、堅實有力的“思想堤壩”。 共建網絡文明是一項長期的、繁重的事業,須久久為功、人人參與,把握好網絡時代的“時”與“勢”,共繪網絡文明新畫卷,共享網絡文明新成果,讓網絡文明之花粲然綻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