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組織機構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數據服務中心日前發布的數據顯示:我國新能源產業蓬勃發展,截至2024年7月31日,相關企業數量超過200萬家,同比增長16.4%。 隨著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大力實施,我國新能源事業發生歷史性變革,有力推動我國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綜合國力不斷躍上新臺階?v觀當下,世界之變、時代之變、歷史之變正在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開,不確定性因素日益增多。要想在這樣一個更加不確定的世界中謀求我國發展,就必須讓新能源技術創新做好發動機、當好先鋒官,讓我們從容應對挑戰,占領先機、贏得優勢,于變局中開新局。 新能源推動傳統產業轉型新跨域。在全球傳統產業增長動力減弱的大背景下,新能源技術創新對于經濟結構轉型升級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新能源的廣泛應用不僅能夠有效降低能耗和排放,還能提升工業生產的效率和靈活性。例如,在工廠屋頂安裝太陽能光伏板,既利用了閑置空間,又為企業提供綠色電力;風能發電站的建設,則為工業區域提供了穩定的清潔能源供應。新能源產業正逐步構建起高效、清潔、低碳的現代能源體系,不斷提高產業的核心競爭力。因此,新能源技術創新是我國高質量發展的“成事之基,謀事之道”。 新能源助力節能減排新風尚。人民的獲得感和幸福感,是新能源進步的源動力,中國要強,中國人民生活要好,就一定要具備強大的新能源科技實力。一方面,通過推廣新能源技術和產品,可以加快對大氣污染的治理,有效減少對化石能源的依賴,從而降低能源消耗和溫室氣體排放,推動能源清潔化的轉型;另一方面,節能減排工作的深入開展也為新能源的發展帶來了新的市場機遇。隨著環保意識的提升和政策的引導,越來越多的企業和個人選擇使用新能源產品,推動了新能源市場的擴大和產業的繁榮,同時也可以解決能源短缺的問題,實現資源全面節約和循環利用,對增強百姓幸福感有著重要意義。 新能源賦能低碳產業加速度。新能源產業以獨特的優勢,在促進經濟增長的同時,也實現了生態環境的持續改善。加快清潔能源的開發利用,有序推動風電、光伏發電等新能源項目建設,是我國推進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的關鍵舉措。在這一過程中,政府政策的支持與引導至關重要,國務院通過設立國家級科技創新基金,支持前沿和原創性研究,推動產學研用緊密結合,逐步構建起綠色低碳的新型能源生產和消費體系。各地應以此為契機,在氛圍營造上發力,建立包容失敗的社會文化,鼓勵科研人員和企業家敢于嘗試、敢于冒險,并在執法機制上發力,確保創新者的利益得到有效保護,從而激發創新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路雖遠,行則將至;事雖難,做則必成”。打造一個高水平自立自強的新型能源科技創新體系并非一件易事,我們要發揚“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釘釘子精神,以“一張藍圖繪到底”的魄力完成這項歷史使命,加快形成以新能源技術創新為主要引領的經濟體系,必將推動“中國號”巨輪乘風破浪、行穩致遠,實現高質量發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