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1日至25日,2024世界機器人大會在北京北人亦創國際會展中心舉行。2024世界機器人大會的主題是“共育新質生產力 共享智能新未來”,400余位國內外專家學者聚焦機器人前沿技術和產業發展展開討論,來自169家企業、600余件創新產品參展。機器人是人工智能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的重要領域,已成為人類社會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瞄準國際前沿,推進機器人技術革新。從2015年首屆世界機器人大會到今天,近十年的發展歷程中,我國機器人產業實現了“從小到大”“從大到強”的歷史性跨越。如今,我們已成為全球最大的工業機器人市場和生產國,為全球發展貢獻著中國力量。當前,機器人技術加速演進,已成為經濟競爭的新高地,機器人產業發展與人工智能技術密切相關,傳統機器人應用場景單一,隨著人工智能算法和算力的快速發展,特別是Chat-GTP的問世,為機器人商業化爆發提供了可行性。人形機器人的設計實現了與現有工具的良好匹配,既有“大腦”的思考能力,又有“小腦”的運控協調能力,大幅提高了與人類的互動友好性。 機器人應用彰顯科技生命力。在工業生產領域,人形機器人能夠替代人工進行各種枯燥、復雜且高風險的作業,提高了人身安全及生產效能。在醫療領域,通過搭載精準的機械臂和高精度的傳感器,機器人可以準確執行醫生的指令并實時監測患者的生理指標,在現代化醫院中,可以看到機器人還承擔起了一些繁重的勞動工作,給病人輸液、清潔病房等等。在教育領域,機器人可以與教師合作,承擔一些瑣碎的工作,還能針對特殊學生提供額外的支持與指導,數字化記錄學生情況并提供個性化教育方案。在家庭生活中,扮演沉浸式保姆的角色,為家庭成員提供各種服務和支持,尤其是老人出現異常時能及時發出警報。機器人的通用性、智能性將保障其應用場景不斷拓展深化,深刻變革人類生產生活方式。 全球視野下,機器人發展打開新格局。全球機器人市場正步入一個智能化、自主化、協同化發展的全新時代,從工業機器人到協作機器人再到移動機器人的不斷涌現,機器人技術正以日新月異的速度推動著全球經濟社會的進步。在新的局面和挑戰中,國際化趨勢愈發凸顯,全球合作的訴求也將進一步增強,未來隨著全球分工不斷深入,機器人產業的供應鏈、產品鏈、價值鏈跨境整合加速,國際合作將是大勢所趨。我們堅持“引進來、走出去”的開放包容理念,積極開展國際產能合作,大力推動雙邊、多邊貿易,參與國際合作,共同深化機器人在各行各業多元化場景中推廣應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