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7月,全國各口岸入境外國人1725.4萬人次,同比增長129.9%。這個夏天,帶“China Travel”標簽的視頻火爆全球,外國自媒體博主拍攝在中國旅游的視頻瀏覽量累計破10億,“中國風”乘互聯網吹遍全球,更多外籍人員拎起背包說走就走游中國。一系列便利政策措施,真正做到了“我家大門常打開,開放懷抱等你”。 多樣的便利政策措施,讓外國游客“絲滑”入境游。“有朋自遠方來,不亦說乎。”為了給游客們提供更好地入境服務體驗,各地采取了一系列通關便利舉措,如提供多語種翻譯、配發外國人入境登記卡等。這些措施使得全國各大空港口岸的查驗時間大幅縮短,極大增加了外籍游客的在華有效時間,能更多更深入地體驗中國文化。要提升旅游場景服務水平和從業人員服務水平,站在外國游客的立場上,發掘他們感興趣的內容與場景,改善支付方式,豐富外籍游客移動支付產品供給,持續提升多語種旅游咨詢服務,不斷適應高水平對外開放,讓入境游客在中國感受“賓至如歸”的溫暖。 多元的文化體驗感知,讓外國游客樂享“中國之旅”。越來越多的外國游客來到中國,他們不再僅僅滿足于傳統的景點參觀,而是愿意深入市井,深度體驗中國的文化。除了如長城、故宮、兵馬俑等熱門旅游目的地,上海豫園海派文化之旅和成都大熊貓繁育基地國寶之旅等主題旅游目的地也受到了外國游客的青睞。這些主題旅游目的地為外國游客提供了獨特的中國旅行體驗,讓他們能夠更深入地了解和感受中國的文化與歷史。要在保護中利用好歷史文化遺產,以參與手工制作、深度還原場景等方式,拉近與外國游客的距離,感受不同的中華文化傳統元素,推出碎片化、深度體驗化的旅游產品和服務,以提升對海外游客的吸引力。 多維的全新形象塑造,讓外國游客來華“不見外”。“City不City”,“自有大儒為我辯經”等網絡熱梗的產生,不少國外游客被中國人民的熱情友善、便利的生活交通以及豐富的美食、文化深深吸引,自發制作視頻宣傳中國,這種以“他者”視角看中國的方式,極好地宣傳并塑造完整、立體、鮮活的中國形象。要以友好與包容的姿態展示日益開放的中國形象,以文化影響力吸引更多外國民眾親臨中國,體驗豐富多元的文化,傳遞美好中國印象,利用好社交平臺的“軟傳播”能力和“他者”視角講好中國故事,形成口碑相傳的力量,增強我國在國際舞臺上的話語權和影響力,讓世界更全面地了解中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