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與國家數據局聯合印發《關于促進數字中醫藥發展的若干意見》,標志著我國中醫藥事業邁入數字化發展的新階段。該文件明確提出,將推動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興數字技術全面融入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各個環節,全力打造“數智中醫藥”的新格局。《意見》的提出,不僅彰顯了國家對中醫藥事業的高度重視,更為中醫藥在新時代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動力。 數字賦能病例管理,優化醫療資源配置。傳統中醫藥的診斷與治療往往依賴于醫者的經驗與患者的主觀描述,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今,隨著智能電子病歷、智能預診隨訪系統等創新工具的研發與應用,中醫藥數據的智能化采集能力將得到極大提升,使醫療診斷更加客觀準確,有效減少人為誤差,進一步提升診療效果。同時,電子病歷的廣泛應用將極大便利患者就醫,提高就醫效率。在人口老齡化加劇、醫療資源日益緊張的背景下,此舉將更有效地利用和優化醫療資源,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加優質、高效的中醫藥服務,推動我國中醫院資源配置實現新的跨越。 數字化重塑中藥房,提升服務品質與效率。傳統的中藥房管理模式依賴于人工,存在管理效率低、信息不透明等問題,數字化中藥房的引入,可以實現飲片精準調劑、特殊煎藥工藝等復雜任務的智能化處理,確保每一次煎制都能達到最佳藥效。同時,數字化管理實現了調劑、煎制、處方、飲片等信息的全面數字化,便于患者實時查詢,增強了中醫藥服務的便捷性和透明度。將中藥房進行數字化改造,不僅提升了中藥房的服務品質,更實現了中藥資源的優化配置,更好服務于人民群眾的健康需求。 數字化引領中醫教育創新,推動人才培養與文化傳承。在數字化時代,中醫藥人才的培養與文化傳承也迎來了新的機遇。通過應用數字技術建設“數字化傳承工作室”和“數字診室”等創新平臺,醫院可以將名醫的診療過程、醫案記錄等珍貴數據進行結構化采集、系統化整理,并保存在數字化平臺上,以便更廣泛、更有效地傳承給后來的學者。此舉不僅為中醫傳承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還為中醫藥古籍數據庫、中醫藥文物數據庫和中醫藥知識庫的建立提供了豐富的數據資源。在數字化的引領下,中醫藥事業將蓬勃發展,實現人才培養與文化傳承的并進。 數字中醫藥的發展是我國中醫藥事業邁向現代化的關鍵一步,在數字技術的賦能下,中醫藥將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為人類健康事業作出更大的貢獻,開啟一個全新的發展時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