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意見》印發。《意見》指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綠色化、低碳化,是新時代黨治國理政新理念新實踐的重要標志,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鍵環節,是解決我國資源環境生態問題的基礎之策,是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現代化的內在要求。各級各部門要嚴格落實《意見》要求,樹牢綠色發展理念、推進綠色變革、開展綠色行動,把生態效益更好地轉化為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全力以赴奏響綠色發展新樂章。 銘記兩山理論,奏好環境保護“主旋律”。從“不涸澤而漁,不焚林而獵”到“節約資源,保護環境”,再到“人在余村走,就是畫中游”。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是貫徹新發展理念的必然要求,必須把生態文明建設擺在全局工作的突出地位。”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衰則文明衰。我們要深刻領悟習近平總書記的生態文明思想精髓,銘記“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論,充分認識到“保護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就是發展生產力”,將“小我”融入到生態環境建設的“大我”中,奏好人民認可、經得起歷史檢驗的時代“主旋律”。 推進綠色變革,彈出生態優先“前奏曲”。綠色發展是關乎千秋萬代的長遠大計,它要求我們從根本上轉變傳統的發展觀念,需要一代又一代人堅持不懈地接續奮斗。在這一進程中,綠色技術無疑是實現綠色發展的核心要素和關鍵驅動力。為了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全面綠色轉型,我們必須充分發揮綠色科技創新的支撐作用。從“智能工廠”的興起,到“生態農業”的蓬勃發展,科技創新在綠色發展中的作用日益凸顯,成為推動生態文明建設的強大引擎。因此,各級各地應更加注重推動發展方式向綠色低碳轉型,積極探索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相協調的新路徑。同時,持續推廣新能源、綠色節能環保技術,不斷提升生態文明建設在國家整體發展中的戰略地位。此外,還應將數字化與綠色化深度融合,共同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實現綠色轉型,力求產生1+1>2的倍增效應。 開展綠色行動,唱響高山流水“最強音”。倡導綠色低碳生活,需要凝聚全社會的綠色偉力。我們每個人都是生態環境的保護者、建設者、受益者,有義務、有責任積極參與生態文明建設。近年來,許多城市都在積極推進綠色發展,在首都北京,全市大力推進綠色交通體系建設,倡導綠色低碳生活,建設了大量的自行車道和地鐵線路,減少了碳排量,提高了城市空氣質量;江蘇省鹽城市致力于保護生態濕地,采取可持續發展的方式,不僅維護了濕地的生態平衡,還為珍稀瀕危動物提供了安全的棲息地,實現了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各級各部門要全面引領社會綠色發展文明新風尚,加強社區環境治理打造綠色宜居的生活環境,譜寫綠色篇章、奏響“遠看山色,近聽水聲”的“高山流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