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30日,第二季度“中國好人榜”發布儀式暨全國道德模范與身邊好人現場交流活動在山西省大同市舉辦,評選出153人(組)助人為樂、見義勇為、誠實守信、敬業奉獻、孝老愛親的身邊人,多年來他們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平凡英雄的可貴精神品質。 把身邊事當身上事,念身邊人為心上人。李安昌、曹瓔珞教授將多年積蓄捐出幫助學校貧困好學的學生完成學業,基層民警武霖為保護同事和群眾與歹徒搏斗犧牲,鄉鎮干部朱如新為救落水群眾犧牲,車間鉗工趙全喜十九年無償照顧植物人工友及其家人……為公,職責之內都是應盡之事,不管身份是老師、警察還是村干部,他們都不怕擔子重任務苦,一心一意履行職責,全心全意服務人民。黨員干部要帶頭學習優秀榜樣,樹立做事為民不為名的工作作風,培養“自己吃苦,百姓嘗甜”的奉獻精神,要走近身邊人,看見身邊事,接住百姓難,能解百姓憂。無私,我救他人苦,自得心中意。一個本身就很好的人,無論在各行各業、何時何地都能想他人所想,傳遞愛心善念。要在社會上營造學好人、做好事、成好人的良好氛圍,讓身邊好人的優秀精神品質傳播開來,讓聽故事的人成為講故事的人,使良好的個人修養、家庭教養、社會素養、國家文明成為鮮亮的中國底色。 要從“小”抓起,孕育大愛。兒童和青年是國家的希望,是民族的傳承。中華優秀傳統美德積淀千年,現在仍然具有深刻的時代價值和文化底蘊,如尊師重道、尊老愛幼、誠實守信、禮貌謙遜等道德品質和愛國愛軍、自強不息、堅韌不拔、積極進取、守正創新等精神品質。要從小孩抓起,浸潤內心,成為自我成長的內生動力和建設國家的內在驅動,家庭、學校、社會要共同發力,引導孩子認識、學習、遵從、踐行好事。勿以善小而不為,星星之火亦可燎原。扶起老人的一雙手,遞給執勤交警的一瓶水,交給民警的遺失物,堅守諾言的還款條……一舉一動都在彰顯好人好意,善意不分大小。要大力鼓勵群眾做好人行好事,號召群眾行舉手之勞,揚中華美德,做他人的暖陽。 要緊抓落實,加強精神文明建設。提升人民群眾精神文明水平是建設文明中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要求。國家發布2024年第二季度“中國好人榜”,評選全國道德模范旨在號召人民學習榜樣,傳播好人精神。各地各方要積極圍繞人民需求,以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開展宣傳教育活動,與時俱進,利用好網絡媒體,傳播社會正能量。要善于發現平凡英雄,評選先進典型,在各行各業培育道德水平高、業務能力強的骨干力量,強化模范帶頭作用,發揮群眾的力量,織密精神文明建設的網,使崇德向善之舉蔚然成風。一人之力不易為,一時之力不足為,要持續推進精神文明建設,堅持黨的領導,建立常態化工作機制,多方共促,多措并舉。要常常到群眾中到平凡崗位上挖掘好人好事,完善獎勵機制,讓好人榜不斷增員,凝聚更多的社會力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