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務院新聞辦舉行“推動高質量發展”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會上強調,黨的十八大以來,海關奮力譜寫高質量發展的新篇章,海關擔負著守國門、促發展的職責使命,做好海關工作意義重大。黨員干部應胸懷“國之大者”,弘揚海關隊伍的優良作風,提高監管效能和服務水平,筑牢國門安全屏障,助推高質量發展、高水平開放,當好讓黨放心、讓人民滿意的國門衛士,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積極貢獻力量。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為做好新時代新征程海關工作指明前進方向,提供根本遵循,對于推進海關改革發展、激發昂揚奮進力量、譜寫中國式現代化海關篇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鑄忠誠、擔使命、守國門、促發展、齊奮斗,當好讓黨放心、讓人民滿意的國門衛士,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積極貢獻力量。海關處在國內國際雙循環的交匯樞紐,必須堅持自信自立、守正創新,加快推進智慧海關建設和“智關強國”行動。 科學監管,牢守國門安全底線。堅決守護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嚴守口岸衛生檢疫第一道防線、嚴把進口食品商品檢驗關。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風險管理、全程控制、國際共治”的原則,扎實推進進口食品“國門守護”行動,不斷完善進出口食品安全監管制度體系,持續加強口岸食品安全監管。實現通關和管理數字化、自動化、智能化,不斷提升監管效能;強化“境外、口岸、境內”三道防線,構建“響應、呼應、反應”的海關運行機制,打造全方位、全鏈條的監管體系。堅決阻斷不合格食品流入途徑,嚴把國門食品安全關。 創新活力,智慧海關全面展開。打造智慧海關是進一步推進海關改革的重要抓手,無論是貨物、物品、郵快件還是人員進出境檢疫通關,基本實現了“管得住、放得開、通得快”的改革目標。中國海關面對貿易形態多、監管要求高、風險多元化、安全壓力大的大國海關難題。要解題破題,就必須向改革要動力、向創新要活力。運用“智能審圖”技術,準確識別進出口單貨不符、夾藏夾帶等風險;實行“智能非侵入式順勢監管”,做到進出口貨物在船舶裝卸或運輸過程中順勢過機,“即過即查”;試點“遠程屬地查檢”,企業通過與海關遠程連線,足不出戶就能完成查檢作業。做到無感通關、智能監管、無事不擾、無處不在,以智慧海關之“智”服務強國建設之“強”。 海關將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主動加強與有關部門聯系溝通,不斷完善信息共享和數據交換機制,細化海關各項改革實施主體和責任,深刻領會當好“國門衛士”的殷切期望,準確把握海關隊伍建設目標任務,全面履行守國門、促發展職責使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