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高校陸續迎來畢業季。數據顯示,2024屆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規模預計達1179萬,同比增加21萬,再創歷史新高。 就業作為最基本的民生,一頭連著萬家燈火,一頭連著經濟脈搏。在推動畢業生就業的關鍵時期,全國各地密集舉辦各類百日千萬招聘專項行動,推出一系列幫扶“硬核”舉措,落實落細就業優先政策,優化創業環境,打通堵點難點,打造縱向步調一致、橫向同頻共振的大就業格局,助力高校畢業生奔赴“詩與遠方”。 發揮政策“引導力”,暢通就業路徑,以新思路書寫“民生篇章”。穩就業,就是保經濟運行,需要政策給力、多方合力。上海市人才引進落戶“一網通辦”新系統,促就業不遺余力;安徽省打造“三公里”就業圈,助力老百姓在“家門口”就業;杭州市調高應屆碩博士就業補貼金額,升級版促就業體系不斷形成;江蘇省出臺優化調整穩就業政策措施,深入實施就業優先戰略,全力促發展惠民生……各級各部門要進一步實施就業優先的政策,加強政策宣傳和解讀工作,確保政策能夠真正落地生效;同時,持續打好穩就業政策“組合拳”,加大“三支一扶”“教師特設崗位計劃”“大學生村官”等基層項目實施力度,兜牢畢業生就業底線,奮力譜寫新時代就業的民生篇章。 凝聚人才“向心力”,優化就業環境,以新體系助力“精彩人生”。“人盡其才,人崗相適”是就業工作最理想的狀態。目前,各地在人才“引育留用”上出實招、見實效,識才、愛才、用才的氛圍逐漸濃厚。江蘇淮安經濟技術開發區開發“人才政策計算器”小程序,著力解決人才政策找不到、看不懂、報不上等問題;上海積極推進基礎學科拔尖創新人才貫通培養試點;河南加快技能人才隊伍建設,面向勞動者開展大規模技能培訓……各級各部門要加強人才支持與關懷,根據人才需求制定個性化“清單”;另一方面,要全方位服務新生市場主體,推動政府、企業、學校三方協同,構建產學研深度融合的創新體系,形成開放包容的引才用才新生態。 織密服務“保障網”,打通堵點難點,以新方法奔赴“詩和遠方”。今年上半年,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均值為5.1%,較上年同期下降0.2個百分點。但當前,就業總量壓力和結構性矛盾并存,就業仍面臨不少挑戰和困難。完善就業公共服務制度,健全就業公共服務體系,是時代要求,更是強國之舉。各級各部門要利用好市場化配置手段,搭好供需橋梁,打造“一站式”“不打烊”服務,按需組織專場招聘,提供職業指導等服務,打通就業服務“最后一公里”。同時,常態化開展就業市場整頓專項行動,加大對招聘主體、招聘信息、招聘行為的監督力度,嚴厲打擊黑中介、虛假招聘等違法違規行為,以“友好型”發展推動高質量充分就業,全方位助力畢業生奔赴下一個“詩與遠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