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隨著《人民日報》的一則振奮人心的報道,全國人民的目光聚焦在了這樣一群青年身上——4.3萬余名新招募的西部計劃志愿者,他們青春正茂,帶著對未來的無限憧憬和滿腔熱血,踏上了前往西部基層的征途。 在為人民服務中,感受青春的價值。選擇,是對自我價值實現的一種追求,更是對社會責任的一種擔當。此次出征的4.3萬余名志愿者,將圍繞鄉村教育、服務鄉村建設、健康鄉村、鄉村社會治理等多個領域開展志愿服務。這些年輕的志愿者們,懷揣著對祖國的熱愛和對未來的憧憬,毅然決然地選擇到西部基層一線去,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感受著青春的價值。西部計劃志愿者的行動,不僅為西部地區帶去了新理念和活力,更為全社會樹立了榜樣和標桿。他們的青春在服務中閃光,他們的精神在奉獻中升華。他們在各自的服務崗位上用青春行動踐行“請黨放心、強國有我”的錚錚誓言。 在接力奮斗中,匯聚青春的力量。今年全國各地新招募的4.3萬余名西部計劃志愿者已陸續出征,奔赴新疆、西藏、吉林、貴州等27個省(區、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的基層一線,開展為期一至三年的志愿服務。這一壯舉不僅彰顯了新時代青年對國家和社會的責任與擔當,更是西部地區發展進程中一股不可忽視的青春力量。一個人、一批人的力量相對有限,一批批、一屆屆青年學子的接力,則會煥發出強大的力量。在基層,他們將不再是象牙塔里的學子,而是成為了與農民同吃同住同勞動的“鄉村人”,成為了孩子們眼中擁有豐富知識的“大哥哥”“大姐姐”。他們用縷縷的微光、用熾熱的初心、用青春的力量,點亮了西部大地的無限希望。 在磨煉中,體味青春的回響。一次援西行,一生西部情。西部計劃不僅是一項青年志愿服務項目,更是一個鍛煉人才、培養人才的重要平臺。它為廣大青年提供了展示自我、實現價值的廣闊舞臺,也為西部地區的發展注入了源源不斷的青春活力。西部計劃自2003年實施以來,已累計招募超過54萬名高校畢業生和在讀研究生參與到這一偉大事業中來。他們中的許多人已經成長為各行各業的佼佼者,為西部地區乃至全國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有從醫學生成長為處理各種問題的張穎怡;有帶領當地職工創建28家養殖合作社,帶動2000多名群眾脫貧致富的譚磊;有扎根西部醫療一線,為當地百姓的健康保駕護航的談海玉;還有在貴州玉屏侗族自治縣朱家場鎮茅坡村成功調解村民糾紛30余次的黃鵬。他們在平凡的崗位,綻放出絢麗的色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