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關于全面推進美麗江蘇建設的實施意見》正式出臺,江蘇省委、省政府始終堅持把建設“強富美高”新江蘇作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江蘇新實踐的總藍圖,“美”主要體現在綠色發展、自然生態、城鄉宜居、水域人文、區域善治五個方面。這要求我們把握新形勢新要求,展現江蘇擔當,建設美麗中國先行區。 點“廢”成新,暢通低碳循環。“廢物”有效利用,也可能變成“寶物”,變廢為寶開辟了低碳循環的新賽道。江蘇省加快構建廢棄物循環利用體系,到2027年主要再生資源循環利用量可達3500噸,并積極落實國家“無廢城市”建設要求。要根據各地差異性的城市定位、經濟水平、產業分布等特點,個性化制定目標,突出相關重點要求,精準持續發力,提升廢物利用率,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讓資源流動起來才能更好實現價值。 點“綠”成金,推動綠色發展。江蘇省走綠色發展之路,推動引領力、輻射力、驅動力共同發力,實現可持續、高質量發展。創新驅動帶領我省產業升級,產業升級不僅僅提升產能增大,更重要的是實現綠色生態與經濟效益之間的平衡。江蘇徐礦綜合利用發電有限公司,兩臺循環流化床運行有序,廠房各個部分還分布了6500多塊光伏板,貢獻了更多綠電。在日常生活中,人人都需要切實參加到綠水青山的建設中來,牢記“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使命擔當,勇挑攻堅克難的重擔,因地制宜發展“生態+”產業,加快構建綠色循環式發展產業的經濟體系,錨定建設美麗江蘇的目標,厚植高質量發展的綠色底色,實現點“綠”成新。 點“源”成美,推進系統治理。過度消耗自然資源無法建設美麗江蘇,我們要能夠堅持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太湖治理、運河文化帶建設等重大舉措,始終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系統規劃,多部門聯動,創新構建江蘇山水工程體系,既體現了水韻江蘇的文化情愫,又落實科學布局、整體系統的要求。按下建設美麗江蘇的快進鍵,必須摸清江蘇現有自然資源的“家底”,全空間全要素全方位服務保障美麗江蘇建設,扎實推進自然資源保障護航行動。唯有統籌安排,合理保護利用好自然資源,方能匯聚起建設美麗江蘇的磅礴力量,筑牢江蘇生態根基。 “草木植成,國之富也。”建設美麗江蘇,創造高品質生活,必須高度重視生態環境保護這一大題,堅持以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引,凝“新”聚“綠”鋪展“美麗江蘇”新畫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