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業一頭連著游客的“詩和遠方”,一頭連著經濟發展。近日,為支持地方提升旅游公共服務水平,推進旅游業轉型升級融合發展,促進文化和旅游消費,推動旅游業高質量發展,財政部下達旅游發展基金補助并同步下發項目資金整體績效目標,對資金使用方向、績效指標等提出明確要求。各地應注重發揮旅游業的綜合功能,不斷完善現代旅游業體系,應抓住文旅融合的契機,順勢而為,推動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文化產業和旅游產業密不可分,要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動文化和旅游融合發展,讓人們在領略自然之美中感悟文化之美、陶冶心靈之美。”可以說,旅游業對于城市的經濟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旅游市場日新月異的變化,匯聚成我國旅游業發展壯大、轉型升級的壯美圖景。 以“新”思路為落腳點,推進文化創新。賡續傳統、創造未來,就要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要堅持古為今用、推陳出新,立足地方實際,打造出更貼近百姓生活、更長產業鏈條和更具帶動作用的文旅融合體。從貴州的村BA,到哈爾濱的冰雪節,再到淄博的燒烤,大江南北旅游熱潮的涌現,見證了文化與旅游的創意共融。通過“城鄉融合”“產業融合”集成聯動。推動創意經濟、夜間經濟等新模式落地發展,實現更廣領域的文旅產業鏈整合、價值鏈提升。 以“新”資源為發力點,拓展文旅空間。在文旅深度融合發展的背景下,城市的傳統文化底蘊才是促進文化旅游的“流量密碼”。能夠通過加強文物保護、打造旅游品牌、豐富旅游業態,從而實現城市歷史文化的賡續傳承及城市競爭力的持續提升。正如,哈爾濱就地取材,打造冰雪景點,吸引南方“小土豆”紛至沓來;西安古城挖掘傳統文化特色,打造“長安十二時辰”主題街區。推動文旅融合,要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深入挖掘歷史文化價值,不斷增添景點的精神和韻味。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旅游越來越成為人們美好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展望未來,根據旅游需求新趨勢打造旅游產品新供給,推出更多符合游客口味的優質產品和服務。全面激活文旅融合發展“一池春水”,在文旅融合“新賽道”上跑出加速度,把握發展大勢,順應人民期待,不斷開創旅游發展新局面,旅游高質量發展就一定是未來可期、大有可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