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于7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召開。會議重點研究了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問題,對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開辟中國式現代化廣闊前景具有重要意義。 從十一屆三中全會開啟改革序幕到十六屆三中全會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再到二十屆三中全會全面深化改革。從“神舟”飛天到“嫦娥”奔月,從技術“追趕”到“并跑”再到“領跑”。46年的風雨兼程,在習近平總書記領航的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征程上,中國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綜合國力躍上新的臺階。新時代波瀾壯闊的改革圖卷正徐徐鋪展在神州大地上,廣大黨員干部要用好用活改革開放這支“如椽巨筆”,團結一心、眾志成城,共繪中國式現代化“宏偉畫卷”。 執“立黨為公”之筆,勾畫“路漫漫其修遠兮”的中國式現代化“美麗輪廓”。從十一屆三中全會的翻天覆地到時至今日取得偉大成就的經天緯地,在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下,全體中華兒女眾志成城、砥礪奮進,于奔赴中國式現代化“星辰大海”中不斷煥發出蓬勃生機。在黨的領導下,新時代為什么要全面深化改革、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等一系列重大問題有了清晰的答案。黨的領導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最大的“確定性”,廣大黨員干部要緊緊跟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步伐,始終把黨的領導貫穿改革開放工作全過程,以上下同欲、戮力齊心的姿態向著中國式現代化的光明前景高歌奮進。 執“人民至上”之筆,精描“但愿蒼生俱飽暖”的中國式現代化“多彩細節”。“人民”是邏輯起點,也是價值旨歸。今年5月2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山東濟南主持召開企業和專家座談會并強調,“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抓改革、促發展,歸根到底就是為了讓人民過上更好的日子。”黨的十八大以來,經濟實現年均6.1%的中高速增長;2023年末常住人口城鎮化率超66%;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實際增長6.2%……一件件民生“小事”融入國家發展頂層設計中,成為改革的出發點、落腳點。這也啟示著廣大黨員干部在改革的過程中必須樹牢人民至上的理念,多謀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憂,主動深入基層一線,在問需于民、問計于民、問政于民中察實情、出實招、干實事,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眾。 執“守正創新”之筆,勾勒“咬定青山不放松”的中國式現代化“宏偉畫卷”。全面深化改革,既要守正,堅守改革初心;又要勇于創新,不斷探索未知領域。當前,我國正處于加快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時期,唯有堅持守正創新才能進一步解開束縛、放開手腳、跑出速度。從“小崗破冰”到“浦東闖關”,從令世界震驚的“深圳速度”到以政府為主導鄉鎮企業為龍頭的“蘇南模式”……我們黨以“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勇氣和智慧,不斷掃清前進“路障”,創造出經得起實踐、人民、歷史檢驗的工作實績。廣大黨員干部要主動肩負起時代賦予的使命,以敢為人先的志氣、迎難而上的勇氣、開拓創新的銳氣,開辟新空間、創造新舉措、研究新辦法,為中國式現代化注入不竭動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