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內多所知名高校發布了2024年的本科錄取通知書樣式。作為給學生的第一份“見面禮”,各大高校紛紛亮出“絕活”,從充滿科技感的芯片到太空合金,各大高校在錄取通知書中融入了豐富的創意與科技元素,每一份通知書都充滿創意,為即將入學的新生送上別出心裁的“第一印象”。 “十年寒窗勤學苦,一朝金榜題名時”,一紙錄取通知書,是對學子辛勤付出的最好回報,承載著無數個家庭的喜悅與希望,每一份別出心裁的設計背后都是一種意味深長,每一份錄取通知書的“上新”都折射出了學校對學生的“上心”,彰顯了學校的文化品格與精神氣質。 “錄取通知書上新”不僅是一種物質饋贈,也是一種精神滋養。一份份錄取通知書承載著高校沉甸甸的心意,既充滿創意巧思,又飽含對未來的期許,向社會打出了一張學校的“科技名片”。中山大學錄取通知書鑲嵌著雕刻有中大校徽的全息光學石英片,通過光源照射可以投射中山大學校訓圖案,象征著來自歷史的榮光和力量;哈爾濱工業大學錄取通知書里有一把用航天飛行器關鍵部件使用的高性能鈦合金做成的“金”鑰匙,寓意學子以鑰匙開啟宇宙之門、未來之門;電子科技大學今年為新生準備的錄取通知書里是一塊精美的“銀杏葉芯片”,圍繞芯片折射出學校大事記,這片“銀杏葉”別具巧思。各個高校根據學校本身的特色通過精美的設計與高科技手段,展示著其獨特的文化底蘊和辦學特色,鼓勵學生勇于探索未知,追求科技創新,傳遞了學校所倡導的價值取向和人文精神,吸引更多優秀學子的關注和選擇。 除了硬核科技元素,錄取通知書的上新也將傳統非遺文化成為各高校鏈接新生與校園的紐帶。錄取通知書的上新,也體現著中國文化的傳承與創新。復旦大學將潞綢作為封面,每本錄取通知書的龍鳳云紋各不相同;浙江大學借鑒《四庫全書》古籍的裝幀方式;上海交通大學錄取通知書外盒帶了個“密碼鎖”;中國人民大學將“一場校史時空之旅”“一脈紅色精神傳承”“一首時代育人之歌”濃縮于錄取通知書中,不僅展現了中國傳統文化的深厚底蘊,也體現了高校對于文化傳承的責任感和創新精神,這也是高度的文化自信的體現。 與君未謀面,鴻雁傳書來。一份有創意有時代內涵的錄取通知書,不僅向社會打出了一張學校的“科技”名片,體現了高校的風貌,更推廣了非遺文化,越來越多的高校注重“儀式感”,兼顧通知書的意識和內核,讓步入大學殿堂的學子們,對未來多一分自信與篤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