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至18日,中國共產黨第二十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在北京舉行。會議探討了《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討論稿)》。 鄉村現代化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內容,也是鄉村振興的高階形態。從中共十九大首次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到《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意見》要求“必須堅持不懈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等口號,充分體現了黨和國家實現鄉村振興的信心決心。 茍利于民,不必法古;茍周于事,不必循舊。當前,我國發展前景機遇和風險并存,農業農村作為社會經濟穩定“壓艙石”的意義進一步凸顯。中國農村改革之父杜潤生曾經說過:“中國最大的問題是農民問題,農民最大的問題是土地問題。”為處理好農民與土地的關系,江蘇省邳州市率先創新思路,盤活閑置、被侵占的集體資源,在清理出的土地上實施產業項目夯實產業根基,同時重新規劃建筑公共設施服務,將鄉村空間治理作為重要抓手,有效改善了農民居住環境。此外,邳州市還將積分管理制運用到鄉村治理的各個環節,讓村民共同參與鄉村改革與治理,調動村民們的改革積極性,真正做到了人民當家作主。鹽城市則通過“小田變大田”,探索承包地“三權分置”等改革深化路徑,成功申報農業農村部改革試驗項目。2023年,鹽城市農業農村局作為唯一市級代表在全國農業農村政策與改革工作會議上作典型發言。 富國先富民,富民必富業。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重中之重,產業的發展,對鄉村振興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可以說,沒有產業的振興,鄉村就不能實現真正的振興。沒有產業振興,鄉村經濟就無法增長,也就缺乏了振興的內生動力。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必須用好改革這一法寶。要加快推進農村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激發農村資源要素活力。”為激發產業振興,形成地方農村振興的強有力優勢,浙江安吉縣以綠色發展為領導,探索出了一條城鄉融合、農民富裕、生態和諧的振興道路;北京德青源農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蛋雞產業為依托,進行縣域視點,形成了一套“三權分置”、合作共贏的德青源金雞產業連農帶農新模式;山西云州利用長達600多年的種植黃花歷史,打造“小黃花大產業”,成立種植合作社,有效提高農民收入和地方產業興盛。 惟改革者進,惟創新者強,惟改革創新者勝。在互聯網技術、短視頻社交平臺和移動智能終端的日益普及下,以農民為主要創作者、以農村為核心的新“三農”短視頻正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與重塑鄉村現代化建設。據第51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截至2022年12月,農村網民群體短視頻使用率已超過城鎮網民0.3個百分點。在短視頻經濟的引導下,越來越多以自媒體為生的青年血液注入農村,為鄉村振興帶來了活力。安徽鳳陽小崗村,作為中國農村改革第一村,在產業改革與發展方面率先邁出新步伐,活用“電商直播+文旅宣傳”的模式,為現代農業產業鏈賦能,促進了農民增收,有效提高了農民獲得感和幸福感。農民通過短視頻,發展鄉村經濟,更是以短視頻為窗口,讓大眾得以窺見那片遠離喧囂的鄉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