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海相會,共敘情誼。7月3日,由國務院臺辦、教育部、全國青聯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2024兩岸青年峰會在北京開幕。此次峰會以“攜手繪青春 奮進新時代”為主題,吸引來自海峽兩岸的青年精英、專家學者以及各界人士約600人出席開幕式在分享交流中,兩岸青年以學習、就業、創業的經歷和感悟,碰撞思想,暢敘友情,展示風采。 回首過去,兩岸血脈相連、守望相助。兩岸一家親,互助心連心,中國大陸與臺灣同屬一個中國,同胞骨肉相連,承載著共同的歷史和文化底蘊。歷史已經一次次地證明兩岸和則兩利、分則兩害。推動兩岸和平發展、共筑中國夢,核心在于促進經濟的共同繁榮,增進兩岸同胞的相互了解與認同。無論是2016年臺灣南部的6.7級地震,還是2021年的臺鐵“太魯閣號”列車出軌事故等發生后,每當對方遭遇困境,大陸方面總是迅速行動,積極捐款捐物,展現出深厚的情誼。同樣,當大陸地區遭遇自然災害時,臺灣同胞也毫不猶豫地伸出援手,共同抵御災難。2013年4月四川省蘆山縣、2022年8月四川省瀘定縣發生強烈地震后,臺灣社會各界持續關注,慷慨解囊,捐款捐物。事實證明,越是在困難時刻、危難之際,兩岸一家親的深厚情誼越能夠給兩岸同胞帶來希望和慰藉,就可以戰勝任何艱難困苦。 立足當下,兩岸初心如磐、攜手共進。“兩岸同胞從來都是一家人,應該常來常往,越走越近、越走越親。”今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著眼中華民族整體利益和綿長福祉,圍繞把握兩岸關系大局、共創祖國統一和民族復興美好未來發表重要講話,為兩岸關系發展、臺海和平穩定指明了前進方向。據海關總署統計,2023年兩岸貿易額高達2678.36億美元,保持高位增長,大陸穩居臺灣最大貿易順差來源地。2023年1至11月,大陸新批準臺資項目(含經第三地轉投資)6936個,同比增長26.8%,實際利用臺資金額26.9億美元,同比增長39.9%。兩岸的產業合作日益深化,產供鏈保持穩定,臺商投資結構更加優化,臺商臺企加快加大投資、在大陸持續發展的信心更加堅定。富有成效的交往和合作不僅促進了兩岸經濟的繁榮,更將兩岸同胞的心更加緊密地聯系在一起,共同為中華民族的繁榮和復興而努力。 著眼未來,兩岸雙向奔赴、合作共贏。兩岸友好的根基在人民、未來在青年。習近平總書記曾強調“青年是國家的希望、民族的未來。兩岸青年好,兩岸未來才會好”。青年一代不僅是民族的未來,更是兩岸關系發展的希望所在。從首屆海峽論壇開始,青年們就始終是推動兩岸關系發展的重要力量。十多年來,越來越多的臺灣青年通過這一平臺深入了解大陸,選擇“登陸”發展,他們親眼見證了祖國日新月異的發展變化,深切感受到了兩岸同胞一家親的血脈親情。在這里,他們找到了實現夢想的舞臺,開啟了美好人生。現在,兩岸青年之間的交流互動日益頻繁,人文交流渠道不斷擴展。青年的交流像一座“連心橋”,將兩岸緊緊連接在一起,為兩岸關系的和平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著眼未來,更多的“雙向奔赴”令人期待不已,兩岸青年之間的相識、相知、相親,將讓兩岸之間友誼之火永不熄滅,照亮兩岸關系發展的未來之路。 當今世界,百年變局加速演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中華兒女的共同心愿,也是不可阻擋的歷史大勢。新時代的兩岸青年要以正確的歷史觀、民族觀、國家觀肩負起歷史與時代賦予的重要使命,讓青春之花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偉大進程中綻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