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文旅消費“旺起來”,傳統文化“潮起來”,打卡博物館已成為暑假“頂流”。國家文物局7月1日發出通知,就做好2024年暑期博物館開放服務工作進行部署。通知明確,各級文物行政主管部門要加強指導,科學評估場館承載量,創新舉措,通過多種方式提高觀眾參觀博物館便利化水平。 每個博物館都是瑰寶,彰顯著不同的時代符號與地方特色。7月1日,位于四川雅安318•川藏線零公里自駕游大本營的318微型博物館揭牌落成,通過實物展示、圖文介紹、互動體驗等形式,深入展示了318國道自然風光、人文風情等特點;四川兩彈城博物館和航天科技館引各地青少年學生前來參觀,共同探尋“兩彈一星”的輝煌歷程,體驗航天科技的魅力。一個博物館就是一所大學校,高品質的展陳和公共服務可以滿足公眾豐富多彩的精神文化需求,讓更多人了解和珍惜中華民族優秀歷史文化傳承。 隨著博物館參觀需求量的增加,熱門博物館“一票難求”,為此,部分場館已取消“預約”機制,拆除了橫在場館與游客需求之間的“門檻”,讓說走就走成了更加可及的現實,有的場館優化了購票和入場流程,減少了游客排隊等候的時間,讓游客能夠更加便捷地參觀展覽,2024年中考生、高考生可享受部分博物館免費游。有的博物館推出夜間開放、延時服務、增加預約名額等,為廣大游客提供更加充裕的參觀時間,滿足游客們對歷史文化探索的渴望。部分場館還提供了創新服務,如藏戲博物館還提供公益免費講解服務,旨在讓每一位參觀者都能深入了解藏戲的歷史、藝術特色和文化內涵;陜西自然博物館不僅每日正常開放,還增加了多個臨時展覽和科普活動,以滿足不同年齡段游客的需求。 為一館赴一城,各大博物館已開啟暑假“內卷”模式,帶動文旅消費,通過不斷豐富研學項目、創新互動方式、開發文創產品,拿出“十八般武藝”吸引游客打卡。湖南博物院推出了實景解謎游戲“馬王堆符文之謎”,帶領觀眾探尋符號、文字背后的秘密;佛山祖廟博物館限時夜間開放,粵劇、醒獅表演等讓人一飽眼福;上海博物館設置了觸摸互動區,開創國內同類展覽的先河;浦東圖書館聯合浦東歷史博物館開設傅雷文獻主題書房,在博物館里閱讀的樂趣;廣東省博物館開展書畫裝裱、剪紙、木雕貼金、竹編、造紙、香粉制作、廣繡、菩提葉畫和扎染等手工體驗工作坊;有地區開放夜游博物館、圖書館,加大夜間經濟的文化供給力度,挖掘豐富的影視、歷史文化資源,使“博物館”成為撬動夜間經濟的“杠桿”。 博物館是時代留下的文化記憶、文化坐標,能傳播先進的思想文化、傳承優秀中華文明,是青少年的蓄能之站,暑期,讓我們一起走進參觀博物館,聆聽歷史回聲,感受山河壯美,體驗科技成果,穿越千年,觸摸時代脈搏,感受時代的魅力與震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