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10時44分14時07分,嫦娥六號返回器準確著陸于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標志著探月工程嫦娥六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實現世界首次月球背面采樣返回。從第一次載人航天飛行到第一次太空漫步,再到擁有自己的“太空之家”;從“嫦娥一號”受控撞月到“玉兔號月球車”勘測月面,再到“嫦娥六號”月背采樣,一次次航天奇跡,見證了我國從航天大國邁向航天強國的鏗鏘步伐,譜寫著中華民族飛天夢想的嶄新篇章。 “革命理想高于天”,要始終樹牢熱愛祖國、為國爭光的堅定信念。我國嫦娥工程取得這樣的成績,得益于黨的領導,得益于一代又一代中國航天人始終秉持著航天報國的理想和追求,鑄就了“兩彈一星”精神、探月精神和載人航天精神。誠如孫家棟院士由衷地感慨:“在黨的領導下,我國航天事業匯聚和培育了一批批優秀人才隊伍,他們始終以發展航天事業為崇高使命,以報效祖國為神圣職責,為民族贏得了尊嚴,為祖國贏得了榮譽,也放大了自己的人生價值。”當前,在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邁進的新征程上,我們定要傳承優良傳統,賡續精神血脈,以更加堅定的理想信念、高昂的愛國熱情、強力的責任擔當、良好的精神風貌投身新時代航天事業,真正為建設航天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再立新功。 “不待揚鞭自奮蹄”,要始終保持勇于登攀、敢于超越的進取意識。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探索浩瀚宇宙,發展航天事業,建設航天強國,是我們不懈追求的航天夢。”六十年前,我們的工業基礎薄弱、人才資源匱乏、設備設施落后,先輩們克服萬難,實現從無到有的突破。六十年后,以中國科學院院士葉培建為代表的新一代科研人員,攻克了一系列難題,成功研制出全新航天器,讓嫦娥六號交出精彩答卷。對無止境的宇宙探索來說,月球采樣不是終點,而是未來征程中的一個新起點。更多科技工作者應爭當創新的推動者和實踐者,以點滴實干匯聚成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強大合力。 “俯首甘為孺子牛”,要始終涵養淡泊名利、默默奉獻的崇高品質。自主創新沒有終點,征途漫漫,惟有奮斗。新中國成立以來,從“東方紅一號”太空奏樂,到“神州七號”漫步太空;從“嫦娥”奔月,到“羲和”逐日;從“祝融”巡火,到“玉兔”探月......航天工作者們始終憑著一張藍圖繪到底、一棒接著一棒干的韌勁,不求名利,舍家為國,甚至是流血犧牲,用實際行動將“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特別能攻關、特別能奉獻”的精神深深鐫刻進理想信念中。立足發展新起點,我們必須始終堅持仰望星空、腳踏實地,大力弘揚“兩彈一星”精神,接續傳承偉大載人航天精神,勇攀科技高峰,努力為建設航天強國而不懈奮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