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入汛以來,南方多地持續出現強降雨,廣東、福建等地汛情嚴重。與此同時,5月以來,我國華北、黃淮和西北東部降雨持續偏少,近期又遭遇大范圍持續高溫,旱情快速發展。面對南北雙重壓力,防汛抗旱工作刻不容緩。 強化風險意識,抓牢防汛抗旱“主動權”。在全球變暖的大背景下,極端天氣頻發,但面對大自然的挑戰,坐以待斃并不可取,未雨綢繆才是正道。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要強化風險意識,常觀大勢、常思大局,科學預見形勢發展走勢和隱藏其中的風險挑戰,做到未雨綢繆。”備豫不虞,為國常道。面對隨時可能到來的汛情和旱災,各地應警惕麻痹思想和僥幸心理,時刻繃緊防汛抗旱這根弦,以“時時放不下心”的責任感和“事事放不下心”的緊迫感,超前部署、主動出擊、科學防控,下足應急防災“繡花功夫”,筑牢防汛抗旱“銅墻鐵壁”,全面提升抗風險能力,才能在防汛抗旱的“大考”中從容應對,最大程度降低災害損失,切實打好防汛抗旱“主動仗”。 勇于擔當作為,當好防汛抗旱“頂梁柱”。大事難事見擔當,危難時刻顯本色。自然災害就是一把標尺,既丈量防災減災救災能力,更檢驗黨員干部擔當作為。關鍵時刻沖得上去、危難關頭豁得出來,才是真正的共產黨人。毛澤東主席在《為人民服務》開篇中就曾提到:“我們這個隊伍完全是為著解放人民的,是徹底地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因此,廣大黨員干部要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沖鋒在前、以身作則,用奮斗姿態擦亮先鋒底色,以實際行動詮釋忠誠擔當,將“為人民服務”誓言轉變為切切實實的行動,以赤誠之心、無悔之行、奉獻之情扛起防汛抗旱的“紅色旗幟”,用責任和擔當筑起保護人民群眾生命健康的“鋼鐵長城”。 堅持人民至上,打贏防汛抗旱“保衛戰”。河流超警、內澇、滑坡、干旱……連日來,面對突發的雨情、水情、災情、險情,習近平總書記作出重要指示,要全力應對災情,千方百計搜救失聯被困人員,妥善安置受災群眾,保障正常生產生活秩序,最大限度降低災害損失。民為邦本,本固邦寧。防災救災減災,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是關鍵。要堅決貫徹“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重要理念,全力搶險救援,妥善安置好受災群眾,防范各類次生災害,切實把確保人民生命安全落到實處。 風雨無常,旱澇無情。每一次的災情應對,都是意志的考驗和時間的賽跑。只要廣大黨員干部群眾團結一心,就必定能打贏這場與天斗、與地斗的防汛抗旱“攻堅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