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慶祝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103周年前夕,文化和旅游部啟動“致敬新時代”紅色故事宣講活動,在現(xiàn)場,優(yōu)秀選手和講解員們講述了新時代新征程的感人故事,深刻詮釋了中國共產(chǎn)黨人精神譜系的新時代傳承。 泱泱華夏,萬古江河。回望來時路,走過覺醒年代的烽火連天,跨越熱火朝天的建設歲月,經(jīng)歷新時代的風起云涌,中國共產(chǎn)黨團結帶領人民開創(chuàng)了一個又一個歷史奇觀,給出了“何以中國”的紅色時代答卷。 以學“培根鑄魂”,執(zhí)“愿以此身長報國”的信仰之筆書寫“追光者”的愛國篇章。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講好黨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把紅色基因傳承下去,確保紅色江山后繼有人、代代相傳。”紅色故事中包含了黨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和作風、革命先烈的英雄故事以及革命文化的精髓,是寶貴的精神財富。我們要講好紅色故事,傳承紅色基因,讓紅色資源在傳承中發(fā)揚,在“忠誠印寸心”的蔡和森、“清澈的愛,只為中國”的戍邊戰(zhàn)士陳祥榕等眾多榜樣帶動下接過愛國火炬,勇?lián)鷷r代責任,為黨的事業(yè)添磚加瓦。 傳承“紅色基因”,執(zhí)“一枝一葉總關情”的為民之筆書寫“實干家”的奉獻篇章。從兩度援藏的孔繁森到“人民的好公仆”焦裕祿,從飛行員烈士邱光華到20多年造就林海的楊善洲,無數(shù)前輩用實際行動寫下為民服務的生動注腳,中國共產(chǎn)黨始終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寫在旗幟上,將“人民至上”的理念流傳至今。新時代新征程上,我們要深入學習革命先烈的崇高精神,堅定信念,涵養(yǎng)為民情懷,以“干”字當頭,“實”字托底,在“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中用心用情解決好群眾“急難愁盼”的問題,時刻砥礪初心使命。 尋覓“源頭活水”,執(zhí)“惟進取也故日新”的創(chuàng)新之筆,書寫“開拓者”的奮斗篇章。《覺醒年代》爆火、紅色旅游捧熱市場、紅色教育延伸發(fā)展……近年來,紅色資源作為黨史的生動教材,越來越被人們所重視,如何用好用活紅色故事成為了重要課題。要深入挖掘紅色資源,潤色紅色故事,利用新媒體時代的短視頻、微電影、網(wǎng)絡直播等形式進行傳播;要創(chuàng)新紅色故事的載體,以宣講比賽、書畫展覽、文創(chuàng)“盲盒”等方式融入群眾的生活;要保護紅色資源,再現(xiàn)歷史“原味”,完善相關相關法律法規(guī)并強化資源保護措施。 “志之所趨,無遠弗屆,志之所向,任重道遠。”紅色故事是歷史的“堅實足跡”,是未來的“教科書”,要把紅色故事中的時代精神代代相傳,答好“紅色答卷”,需要我們堅定信念、不忘初心、勇做“弄潮兒”,在光榮和夢想的時代征程上續(xù)寫新的華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