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習近平總書記給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姚期智回信強調,堅守初心使命發揮自身優勢 為建設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作出新的貢獻。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大背景下,必須緊緊抓牢科技、教育雙翼,鋪好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之路,才能穩扎穩打在新時代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建設新時代強國,科技永遠是第一驅動力。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科技是國之利器,國家賴之以強,企業賴之以贏,人民生活賴之以好。中國要強,中國人民生活要好,必須有強大科技。”翻開人類的歷史書,不難發現,每一個大時代的更迭都是科技革命掀起的變革,進而改變世界格局,推動人類文明進步。然而,落后就要挨打!科學技術的“大洗牌”直接影響世界各國的國力、民生、經濟、軍事等要素,科技弱國只能受科技強國掣肘,國家勢弱,人民亦成為強國眼中的“弱勢群體”。因而,中國要強大,中國人民要安康,必須以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為戰略目標,以創新精神開拓新領域科技,以堅韌不拔的毅力深耕科技進步,牢牢把握核心科技主動權。 建設新時代強國,教育是自立自強的重要支撐。 科技是強國之不竭動力,人才是推動科技發展的關鍵,教育是培養人才的基礎。我們要把教育事業放在第一位,以人民為中心,結合發展需求,深化教育改革,著力推動教育強國建設,一方面,以“專精技術”、“創新創造”培養為目標,提供良好物質環境,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為科技發展提供人才支撐;另一方面,將愛國奮斗精神融入教育的每一環,讓錢學森、西安交通大學“西遷人”等秉持愛國情懷的老一輩知識分子成為新生代的榜樣,同時,給予人才優厚福利待遇,提升“軟件”,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提升“硬件”,以行動鼓勵人才“冒”出來,以態度進一步留住人才、吸收外來人才。 建設新時代強國,創新是破除發展障礙的“利器”。人類文明發展史中,科技是推動人類發展的重要推動力,而創新精神是人才打破桎梏推動科技發展的力量源泉。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推動全球抓住機遇搶先發展,國際形勢愈發嚴峻,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不擇手段企圖以“脖子”阻礙我國科技、經濟等領域的發展。遙想當年,“兩彈一星”、“神州一號”、“雜交水稻”等等一系列的壯舉都是革命先輩們秉承愛國精神,厚植創新精神,以堅韌不拔的毅力,突破重重困難,擊破層層障壁,一次又一次讓中國再次強大起來,讓中國人再一次挺直腰桿!新時代,我們必須加快建設科技強國、教育強國,堅持創新在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的核心地位,以實效為原則將創新融入發展方方面面。 披荊斬棘,走過萬水千山。接續奮斗,逐夢復興征程。我們要大力推進科技強國、教育強國建設,以教育為基石培養新時代人才、以創新為底色激發科技新動能、以科技自主自強為底氣建設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