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畢業季,2024屆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已進入關鍵階段。據悉,6月11日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宣布實施2024年百日千萬招聘專項行動,利用100天時間集中為高校畢業生等提供超千萬就業崗位,助力勞動者求職就業。就業是最大的民生,實現更高質量和更充分就業既是民心所向,也是發展所需。 多措并舉,拓展就業渠道。直播帶崗、人才夜市、就業對接會……近期,各地各高校頻頻出招,為高校畢業生高質量就業“搭橋鋪路”。就業渠道和供需信息匹配,是影響高校畢業生就業的重要因素。一方面將企業“引進來”,用好校園招聘這一傳統就業主渠道,組織優質企業“抱團”進校園,全方位提供就業信息,幫助高校畢業生順利就業;同時要創新運用“互聯網+就業”新模式,讓各類就業信息入網上云,發揮信息共享和數據分析的優勢,實現企業與學生的精準對接。另一方面讓學生“走出去”,立足產業所需、學生所學,在充分摸排學生需求的基礎上,加強校地合作、校企合作,深入開展“訪企拓崗”專項行動,將人才培養前移至行業、產業、區域發展前沿,精準對接供需關系,打通就業“直通車”。 政策加碼,激發就業活力。數據顯示,今年預計我國高校畢業生人數將達到創紀錄的1187萬人。高校畢業生是國家寶貴的人才資源,幫助高校畢業生走穩就業路,有利于進一步釋放人才紅利,為城市發展積蓄“智力”動能。各地應進一步落實租房補貼、吸納就業補貼、稅費減免等優惠政策,激勵經營主體吸納就業人群;同時,繼續組織實施好“三支一扶”“西部計劃”等基層就業項目,出臺相關激勵政策,鼓勵廣大畢業生到祖國需要的地方發光發熱,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貢獻“青春力量”。 做好服務,優化就業指導。如何避免租房被坑?五險一金都有什么用?怎么做職業規劃?……很多畢業生初次就業,難免手忙腳亂,在網上畢業生求職話題下,各類問題層出不窮。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說一千、道一萬,幫助他們適應社會是關鍵。應推進構建高質量就業指導服務體系,幫助畢業生樹立正確就業觀念、合理制定個人規劃、提高應聘求職能力;同時應堅持問題導向,聚焦求職過程中經常面臨的問題和困惑,完善就業輔導課程,發放就業指導手冊,提供一對一答疑交流,切實為畢業生提供更精準、更個性化的就業指導和幫扶。 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這不僅事關他們的個人成長成才,也事關民族復興和國家未來。唯有想學生之所想、解學生之所難,才能答好“就業卷”,讓走出“象牙塔”的腳步更安定,成就青春夢想的舞臺更寬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