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發布消息,2024屆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規模預計達1179萬,就業形勢較嚴峻。千秋基業,人才為本。高校畢業生是國家寶貴的人才資源,能為各地高質量發展創造新契機。從社會發展規律看,人才是科技創新的主要驅動力,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因此,只有科學促進畢業生就業,完善人才結構,建強人才隊伍,方能夯實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基礎。 強化高質量發展支撐,重點做好人才引進。人才興則企業興,企業興則發展優。人才是強化高質量發展的“點火器”,需要緊盯產業需求側,做優人才供給側。近年來,泰興市把人才作為支撐高質量發展的第一資源,堅持系統思維和依托長江經濟帶區域發展引進人才,全力打造與科技創新產業發展相匹配的人才矩陣,通過定向招引計劃等,圍繞國有企業提升生存力、發展力及中小企業“專精特新”發展,完善優秀人才全鏈條引進培養機制,著力引進“高精尖缺”人才及其團隊,從而助力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強化高質量發展支撐,重點用好人才活力。建設中國式現代化新城市,重點在人才,無論是人才招引還是人才建設,都需要活力作為“燃料”。城市承載人才夢想,人才引領城市未來。要將人才放到關鍵崗位中,放到基層崗位中,鼓勵人才積極為基層發展出謀劃策、獻智獻力,將開闊的思路、先進的理念、前瞻的技術運用到實踐中,成為推動基層“破殼蝶變”的“加速器”,真正實現“百煉成鋼”、“好鋼用在刀刃上”,從而做到人盡其才、才盡其用、用有所成。 強化高質量發展支撐,重點促進人才扎根。功以才成,業由才廣。留住人才,才能有源源不斷的“活水”。推動中國現代化高質量發展,是無數人與城市的雙向奔赴,人才引進城市后,留得住才能長遠。因此,必須著力構建更具支撐力的人才培養體系。一方面要提高人才待遇,出臺青年優待政策,讓人才把更多的時間與精力放在城市建設上,讓人才真正感受到城市溫暖,將自己視為城市一份子。另一方面要積極推動校企合作,厚植人才優勢,實現人才高校畢業到職場新人的無縫銜接,為城市發展積累后備人才。 人才為興邦之本,各地只有打好“引才”、“用才”、“留才”人才聚集組合拳,科學促進人才就業,才能更好為我國高質量發展做出貢獻,使優勢不掉隊、短板有補充、創新有突破,不斷地把人才優勢轉化為高質量發展新動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