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行不盡,綠水去何長。近日,生態環境部、中央社會工作部、中央精神文明建設辦公室等9部門聯合印發《關于深入開展“美麗中國,我是行動者”系列活動工作方案》,不僅體現了習近平總書記對“這抹綠”的深深牽掛,還滿足了廣大人民群眾對生態美的向往和期待,我們必須始終咬定生態文明建設不放松,譜好生態保護“進行曲”。 “不違農時,谷不可勝食也;數罟不入洿池,魚鱉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生態系統雖然有一定的自我調節、自我凈化、自我恢復能力,但在發展過程中,關鍵還是要處理好人與自然的關系,保護生態就是發展生產力,切忌發展以破壞生態為代價。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人類可以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但歸根結底是自然的一部分,必須呵護自然,不能凌駕于自然之上。”新時代新征程,我們要下好生態文明建設這盤棋,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合理利用、友好保護,助力推動人與自然和諧相處,讓老百姓能盡享鳥語花香之趣、賞湖光山色之景。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山水林田湖草沙是不可分割的生態系統。”青山綠水、藍天白云在各美其美的背后,其實是美美與共。因此,在對山、水、林、田等資源的利用與保護上,應該統籌規劃,整體推進,分步實施。要關注全面、緊盯重點,發揚“釘釘子”精神,一錘接著一錘干,把一個個可感可觸的“盆景”串聯成一幅幅“風景”。要遵循生態系統的客觀規律,綜合考慮各方因素,因地制宜,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修復,打造生態發展新高地。 同在藍天下,共享大自然,生態環境與每個人的生存和發展都息息相關。要保護好我們共同的家園,必須積極鼓勵群眾參與,凝聚起保護環境的強大合力。要將環保的理念貫穿在群眾的生活中,鼓勵大家增強環保意識,從自身做起,在一言一行中倡導綠色環保低碳的生活方式,節約水電等資源,盡可能地使用綠色餐具,形成人人參與環境保護的良好社會風氣;各級政府相關部門也要壓緊生態環境保護責任鏈條,加大執法檢查力度,發揮考核“指揮棒”的作用,把生態環境保護責任從“軟要求”轉變為“硬約束”;企業作為社會經濟活動的主體,更應該承擔起環境保護的責任,要樹立正確的環保觀念,將環保理念融入企業的生產、經營、管理等各個環節中,形成全員參與的環保氛圍,要加強環保投入,投入人力進行環保技術的研發和創新,提高資源的利用效率。 “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我們在欣賞春花秋月、夏蟬冬雪的同時,也應當竭盡全力地愛護自然、保護自然。堅持生態文明建設,要青山不改,愿綠水長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