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江蘇省委第一巡視組指導下,省衛生健康委員會印發《全省二級以上公立醫療機構實施普通門診“一次掛號管三天”惠民實事方案》,旨在進一步優化門診就醫流程,方便群眾看病就醫。 面對百姓就醫的痛點,熟視無睹、刻意回避,都不可取。只有認真聽取民聲,才能推動問題解決。新政是一項實實在在提高醫療服務質量的舉措,不僅順應廣大患者的呼聲,也有利于提升診療效率,體現了“黨建賦能”融入衛生健康事業新發展格局。江蘇省內各公立醫院作為黨領導的衛生健康戰線的主力軍,是黨服務群眾的重要窗口,是推進健康中國江蘇行動的中堅力量,要一以貫之加強黨建賦能,譜寫醫患關系新篇章。 黨建賦能正風紀。強化黨的作風建設是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保障,要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一是壓實責任強化意識。著力強化“四責協同”,把黨委主體責任、紀委監督責任、黨委書記第一責任人責任和班子成員“一崗雙責”壓實。二是精準監督防范風險。加強醫德醫風建設,深入排查梳理重點崗位、關鍵環節和廉政風險點,制定防控措施,堅持全面監督、日常監督和專項監督相結合。同時,打造數字化監管平臺,整合醫院數據,構建智能發現問題、智能檢測預警的風險防控體系,把科學控制患者醫療費用作為醫院風險防控體系的重要內容,引導醫師用合理、惠民的方案對病人進行治療。 黨建賦能促創新。對醫護人員而言,新政落地幾乎是“無感”銜接。以江蘇某人民醫院為例,醫院黨委深化“放管服”改革,對掛號系統進行升級,醫生進行檢查開單時,會自動彈出“是否需要3日內0元掛號復診”的選項,點擊確認后患者即可享受“一次掛號管三天”服務,其余流程與此前無異,即使是不同的接診醫生,也能調取到復診患者的病歷,減少了重復問詢的過程,有利于醫生的診療思路一脈相承,增強診療的連續性和創新性。因此,只有把黨建貫穿于醫院治理各方面、各環節,創新醫療服務模式,引導醫師自覺踐行勇攀高峰的精神,才能提高群眾看病就醫的獲得感、滿意度。 黨建賦能強組織。黨的組織是推動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的主力軍,要加強組織建設,鍛造堪當重任的干部人才隊伍,不斷提升組織力。一是建隊伍聚人才。堅持黨管干部、黨管人才原則,深入分析醫院干部隊伍建設、運行情況,嚴格規范開展干部選任工作,樹立鮮明用人導向,努力打造高素質專業化干部隊伍。牽頭完善醫院人才隊伍建設規劃,制定完善人才引進、培養、管理全流程辦法;緊密對接發展需求和人民生命健康需求,“一人一策”支持人才發展。二是健全基層組織。推進黨支部建在內設機構、一線科室、科研平臺等,在實踐中完善黨支部參與科室重大問題決策制度,把好政治關、決策關、民意關,確保形成“合作共贏”共識,讓黨委指示和政策落實更具普適性。 初心呼喚擔當,使命引領未來。各公立醫院應該堅持把黨建與優質服務作為發展的引擎和凝心聚力的紐帶,凝聚最大工作合力,深植實踐沃土,永葆為人民服務的黨員本色和為民情懷,守護好百姓的“健康夢”,從而營造更加和諧的醫患關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