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5月7日起,江蘇全省二級以上公立醫療機構正式推行普通門診“一次掛號管三天”,患者到江蘇二級以上公立醫療機構(包括中醫醫院、婦幼保健院、兒童醫院等)掛普通門診號就診時,因檢驗、檢查當天不能完成或不能獲取報告而未完成診療的,三天內(含首診當天)可攜帶報告結果到同一醫院的同一院區同一科室復診,無需再次掛號,享受免繳普通門診診查費(掛號費)政策。 “一次掛號管三天”體現了政府對醫療這個民生重點領域的關注。從建國伊始的一窮二白到今天的國富民強,中國在幾十年里走過了西方用百年才走完的道路,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但人口老齡化將成為今后成長一段時間內的社會問題,而老齡化的到來最先受到影響的就是養老和醫療行業。過去幾年的疫情沖擊,讓我國醫療方面的一些問題顯露出來。醫療方面的問題體現在醫療資源的不足、體制的不健全和就醫方式方面。這次“一次掛號管三天”就是對就醫程序的一次改進和完善,再次體現了江蘇在醫療等民生領域的先行者作用。在江蘇大大小小醫院的掛號窗口,我們每天都能看見前來就診和復診的患者排起的條條長龍。雖然自助掛號終端和網上掛號的出現對排隊現象有一定的緩解作用,但是對于不會使用智能設備的老年人來說,依舊要通過在窗口排隊來完成掛號、繳費等步驟。“一次掛號管三天”的政策,就是從源頭上減少了復診掛號的人次,大幅減輕了掛號窗口的負擔,減少窗口工作人員的工作量,讓醫院能解放部分人力資源,放到其他科室。對前來復診的患者和家屬而言,既省去了排隊的時間,也節約了復診掛號的費用。據統計,截至5月13日,全省352家二級以上公立醫院享受普通門診“一次掛號管三天”政策7.1萬余人次,減免門診診查費73萬余元。 對相關軟硬件進行優化,確保“一次掛號管三天”落到實處。江蘇省腫瘤醫院信息處副處長丁曄表示,“醫院對掛號系統、簽到系統、叫號系統都進行了軟件的優化升級,在門診診區將簽到、叫號、掛號功能進行整合。同時,在使用過程中對于新發現的問題不斷優化。比如‘回診’兩個字之前是沒有的。為了區分正常就診和復診患者,信息顯示更加清晰準確,也方便醫生分診叫號,我們在后臺進行了優化。”“一次掛號管三天”的政策出臺,無疑對醫院資源的解放、患者的就醫體驗都是一次大的利好。在接下來的落實過程中,應當廣開言路,多征求患者、醫生、窗口工作人員的意見反饋,不斷調試漸進,總結出優良經驗,把江蘇的優秀案例推廣出去,讓醫療改革的春風吹到全國更廣闊的土地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