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是第十二個“全國低碳日”,主題是“綠色低碳 美麗中國”。當天,生態環境部、江蘇省人民政府聯合在常州舉辦主場活動,來自全國各地的科研機構、企業、個人代表分享綠色低碳實踐與感悟。活動現場獲選名單揭曉,江蘇省共有三個案例入選綠色低碳典型。 進一步達成低碳環保與企業發展雙向奔赴。節能降碳與我們的未來發展息息相關,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重視綠色發展,并開始明確設立碳減排目標,逐步規劃相應的碳減計劃。在日常工作中,實施無紙化辦公、綠色出行、加強設備管理等低碳行為,還有新能源替代、節能改造、購買綠電綠證等一系列行動。中鑫新能源是蘇州工業園區首家以新能源業務為主營的國有控股企業,企業始終踐行國家“雙碳”戰略,依托新能源項目的投資運營,帶動著一大批工商業企業綠色轉型,也為國家節能降碳、綠色發展持續貢獻力量。如今,有了更高效的能源配置方案及節能改造方案,為企業優化系統能耗,并建立起以綜合智慧能源管理平臺為核心的智能化控制架構,助力企業降本增效。 用綠色建筑引領未來發展。建筑行業屬于高排放行業,在“雙碳”目標背景下,面臨著巨大的挑戰和機遇。位于南京的中芬合作交流中心,建筑外立面呈鋸齒狀造型,通過3種三角形模塊的不同組合,各層之間形成波動,這種會呼吸的幕布墻,使空氣能夠循環,兼顧夏季通風和冬季保溫,既能提高隔聲效果,又能提高遮陽效果。建筑采用可再生能源區域集中供能,據測算,投用后每年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523噸,相當于種植2.83萬棵大樹。這樣的綠色建筑正越來越多,省級綠色建筑發展專項資金“超低能耗建筑”項目,中國東部農業科技創新港項目4號樓綜合運用光伏板和地源熱泵等低碳技術,投運后將實現零碳排放。近年來,我國大力推廣綠色建筑,新建綠色建筑面積占新建建筑的比例已經超過90%,全國新建綠色建筑面積已經由400萬平方米增長至100多億平方米。 低碳實現新農業創新發展模式。在全球氣候變暖的嚴峻形勢下,低碳農業在國際社會已然達成共識,作為一種環保、節能、可持續的農業生產方式,通過產業調整、技術創新、可再生資源利用等手段降低溫室氣體排放,減少環境污染和損耗。近年來,江蘇省農業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落實綠色低碳發展要求。蘇墾農發通過優化品種布局和農機作業程序,采用低碳節能生產裝備,多措并舉提高生產效率,安裝廠房屋頂光伏發電系統、推行節水生產工藝,設置節能減排目標,建立好節能機制。全方位的綠色化轉型,持續推進現代農業減排降碳,為實現“雙碳”目標做出更大貢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