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最高人民法院發布了關于人民法院在維護婦女兒童合法權益方面的工作進展。當前,未成年人違法犯罪情況依然嚴峻,特別是校園暴力問題,這已引起了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高級法院相關負責人指出,問題少年的出現是家庭與社會多重因素交織的結果。 家庭,作為法治意識的搖籃,對于加強未成年人的法治教育至關重要。我國自古以來便深知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歷史上家教典范層出不窮。“家之強則國之強,家之興則國之幸。”家庭教育的法治化將促使家長們更加重視對孩子的法治教育和道德素養的培育,幫助他們樹立正直的價值觀和守法意識。家庭教育絕非輕率之事,家長們必須遵循法律準則,不可任性行事。隨著家庭教育法治實踐的逐步深入,“依法育兒”的理念將更加深入人心。我們期待家庭教育能與學校教育、社會教育更緊密地結合,共同護航未成年人的全面發展,這對推動社會法治進程具有深遠意義。 校園則是保障未成年人安全成長的重要堡壘。近期頻發的校園安全問題已引發公眾的廣泛擔憂,無論是校園欺凌還是性騷擾,都嚴重侵犯了學生的安全與權益。數據顯示,近三年來,未成年人違法犯罪數量呈上升趨勢。法律與制度的不斷完善,旨在為未成年人筑起一道堅固的安全屏障,全力保護他們的合法權益,為他們的健康成長提供堅實保障。我們期望通過這些措施,能讓每一個孩子都在安全和諧的環境中快樂學習、健康成長。 在數字化時代背景下,構建“學校、家庭、社會”聯動的法治教育體系對于青少年的守法成長至關重要。據最高法院通報,近六成實施搶劫、盜竊、暴力犯罪的未成年人曾長期沉迷網絡,受網絡不良信息影響產生犯罪動機的比例較高。因此,對未成年人的教育已不再局限于校園與家庭,而是需要全社會的共同關注與參與。學校應肩負起教書育人的重任,通過豐富多彩的教育活動塑造學生健全的法治觀念;家庭則是教育的起點,應充分利用家庭教育資源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和守法意識;社會則應搭建起家校溝通的橋梁,共同解決法治教育過程中的實際問題。只有學校、家庭、社會三方緊密合作,形成教育合力,才能引導未成年人積極向上,共同營造一個充滿正能量的成長環境。 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和希望。我們必須深入貫徹落實家庭教育促進法,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為孩子們營造一個安全、和諧、公平的成長環境。通過家庭教育的溫馨陪伴、學校教育的全面培養以及社會教育的實踐鍛煉,共同助力未成年人守法陽光成長。讓他們自信、自立、自強地成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自己的力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