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國務院印發《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要求實施設備更新、消費品以舊換新、回收循環利用、標準提升四大行動,并提出推動高質量耐用消費品更多進入居民生活。推動新一輪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是黨中央著眼高質量發展大局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現階段“以舊換新”開展得如火如荼,對創新發展和新質生產力都形成了牽引。 消費一頭連著宏觀市場,一頭連著千家萬戶,F如今,我國家庭耐用消費品從“增量時代”開始向“增存并重的時代”邁進,保有量巨大,又使用多年、效率低下、功能陳舊落后,甚至存在安全隱患,都面臨著逐步的更新換代。“以舊換新”順應了經濟增長背景下,人民群眾對品質化生活的需求,又符合了綠色環保、節能減排的可持續發展趨勢。2024年作為“消費促進年”,各地齊發力拉動內需,培育新型消費因子,“以舊換新”市場可謂潛力無窮,需求巨大,有望成為大幅提高國民經濟循環質量和水平的重要手段之一。 但要想真正利用“以舊換新”來激活消費市場的“一池春水”,讓中國億萬級別的消費市場迸發出新的活力,不僅要貼合群眾需求,更要尋找到可持續發展的贏利點。換新要換新產品,更要換出新品質。這是一個從無到有,從有到優的過程。 “新質生產力”,起點在新,關鍵在質,代表著新的高水平現代化生產力的發展方向。培育“新質生產力”不僅是一個政策問題,更是一個系統工程。“以舊換新”需要在多方面打好組合拳,用企業響應、技術支持、政策護航的方式,共同構建一個從生產到消費再到回收的完整產業鏈條,形成穩定良性的產業生態,提高整個社會的資源配置效率。以新需求帶動“新”生產力。注重做好“回收利用”這篇大文章,建立廢舊產品設備回收網絡,作為支撐基礎,確保換下來的舊產品有處去,能回收。同時,加快“換新+回收”物流體系和新模式發展,引入市場機制,在市場條件和政府監督之下,完善二手市場,對二手商品再流通提供保障。 新時期的以舊換新不是普通的以物換物,以一換一,而是要突出標準化的引領,亮出高標準、優質量的新產品,更要契合不斷提升消費“含綠量”“健康性”的需求。用以舊換新來培育新質生產力,推動產業升級,“換”出金字招牌,“換”出新的消費理念,“換”出經濟發展新活力,讓中國的消費市場“換”然一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