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在江蘇常隆農化有限公司,光氣化新材料項目正在安裝調試,本月即將試生產。常隆農化是泰興經濟開發區氯堿產業鏈重要企業。去年,公司投資11.5億元,建設年產7500噸新材料及6000噸高效低毒低殘留原藥項目。“利用富余的光氣來合成新材料,從新材料單體逐步做到成品,新材料這一塊,從以前占比百分之二三十逐步提高到百分之五十左右。”江蘇常隆農化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徐勤業說。
近年來,泰興經濟開發區聚焦精細化工及新材料產業,錨定產業高端化、精細化、循環化、綠色化、國際化發展方向,形成了較為完善的氯堿、烯烴產業鏈和化工新材料、醫藥、日化等特色產業集群。目前,園區已入駐來自20多個國家及地區的100多家“鏈式”企業,其中世界500強、化工50強企業19家,形成了“規模企業集聚、優勢產品集中、主導產業集群”發展格局,以新質生產力賦能傳統產業競逐“新賽道”。 綠色環保產業是泰興市特色優勢產業之一。目前,已集聚企業108家,以南極機械、亞太泵閥等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為“鏈主”,形成了從泵閥到污水處理、過濾設備,再到壓載水處理、海水淡化處理的完整產業鏈條。鏈上企業分工協作、資源共享,與高校院所開展聯合攻關,研制的多項凈水工程設備被國家重點建設工程選用。
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結合自身資源稟賦、產業基礎、科研條件,瞄準自身特色縱深挖掘,泰興市擁有著獨到的比較優勢。現代裝備制造產業中,高技術船舶、機器人用減速器、數控機床等產品,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成效顯著,上下游、大中小企業協作能力水平顯著提升。新能源產業初步形成鋰電產業和光伏產業鏈雛形,市場競爭力逐步增強。農產品精深加工及食品加工產業已經形成相互貫通的“糧食生產加工、果蔬種植加工、畜禽養殖加工”三大產業鏈條,正積極打造“鮮食之都”。
近三年來,泰興市“123”特色產業規模增長18%,工業開票銷售超億元的達193家,其中超50億元5家。站在新的起點上,發揮好這些優勢產業的比較優勢,成為競逐“新賽道”的不二選擇。目前,泰興市正在制定“123”特色產業攀升行動計劃(2024—2026)。“ 聚焦產業垂直分工、精益高效,水平分工耦合互惠,謀劃確定泰興產業特色發展優勢領域和細分賽道,推進產業鏈現代化、產業基礎高級化,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泰興市發改委創新和高技術發展科負責人黃成歡表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