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假期,春和景明,江蘇各景區持續“熱辣滾燙”。據江蘇智慧文旅平臺監測,2024年清明節期間,全省納入監測的A級旅游景區和省級以上鄉村旅游重點村共接待游客日均同比分別增長111.5%和98.9%。美團數據顯示,我省接待國內游客量和文旅消費均居全國第二。百度遷徙數據顯示,江蘇接待國內游客量位居全國第二。“水韻江蘇”取得了這么優異的成績,并非偶然,其背后,是江蘇新型文化旅游樣態正在崛起、文旅消費潛力正在兌現。 提高品牌知名度,讓“水韻江蘇”“破浪”前行。“水韻江蘇”是江蘇省文化和旅游廳的官方宣傳品牌,旨在展示江蘇獨特的水鄉文化和旅游資源。在今年年初,“水韻江蘇·有你會更美”各類平臺賬號頻頻出圈,“我姓蘇,大江大河大湖大海世間無。我姓蘇,眉眼盈盈欲問行人去哪處……”江蘇省文旅廳抖音官方賬號“水韻江蘇”的公開喊麥在網絡上刷屏。截止2024年4月7日,“水韻江蘇”官方抖音賬號已超過101萬粉絲。當今正處于信息化高速發展的時代,要提高品牌知名度需注重創新文旅的宣傳方法,搭上時代“快車”,通過“云”展覽、“云”演出等多種形式,不斷“吸粉”,還可以與影視、音樂等領域合作推廣江蘇的文旅魅力,收獲“流量”。在承接“流量”的同時,應立足本地特色,深挖城市底蘊,持續深耕,設計文化符號,打造出自己會“說話”的文旅IP。 提高品牌創新力,讓“水韻江蘇”“破圈”出彩。文旅面向的受眾群體種類多,發展的速度較快。當下人們更喜愛差異化、品質化、多樣化等文旅產品。因此,文旅宣傳推廣要避免“用力過度”,需要用更加生動、親切的方法展現當地的文旅資源特色,在獲得人們認可度的同時,也要及時了解人們新的需求。要堅持以科技促進文旅的方式展現“年輕態”,積極培育“博物館+”模式,通過VR、物聯網等網絡數字化的場景應用,不斷提高游客的旅游體驗。目前,南京博物院、徐州博物館、南通博物苑等已成為江蘇博物館類旅游打卡勝地。以科技化、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為特征的“智慧旅游”正開啟“水韻江蘇”文旅品牌發展“加速度”。 提高品牌集裝度,讓“水韻江蘇”“破界”融合。雖然“水韻江蘇”品牌已成為江蘇文旅主要標識,但不少地方往往就只著重介紹宣傳本地文旅產品,沒有形成“水韻江蘇”的集群效應。想要做好“水韻江蘇”品牌的融合發展與聯動發展,一是要進行城鄉聯動,城市文旅與鄉村文旅要積極聯動起來,相互促進與發展;二是要跨市區的聯動,不僅僅要考慮到與臨近市區的跨地區聯動,蘇南蘇中蘇北地區也要相互聯動起來,甚至整個長三角地區文旅聯動起來等。例如可以打造全省3A級及以上景區的“一卡通”、“長三角文旅一卡通”,這樣既滿對特定區域旅游的游客需求,也能促進全省各地文旅市場的共同繁榮。整體挖掘與開發江蘇文旅資源,共謀共建全省文旅大格局,走出一條屬于江蘇文旅的新賽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