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集體會見美國工商界和戰略學術界代表。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美關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雙邊關系之一。中美兩國是合作還是對抗,事關兩國人民福祉和人類前途命運。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改革開放是當代中國大踏步趕上時代的重要法寶”。歷史經驗表明,一個國家能否取得長久發展,既取決于其內部環境是否適合發展,也取決于其所處的國際形勢。近代以來,世界上眾多的發展中國家,因基礎設施、發展觀念落后制約著與其他各國的互聯互通,步入了獨木難支的發展窘境,中華民族從落后挨打走向自立自強的百年實踐證明,只有堅持改革開放,永葆開放包容的心胸,才能為中華文明綿延存續、歷久彌新提供不竭動力,才能促進世界文明共同發展、共同進步。“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習近平總書記對中美兩國各界人士多來往、多交流寄予了深切希望,中美兩國要不斷在文化、教育、衛生、體育、旅游等更多領域深化交流合作,形成緊密聯系的“朋友圈”,才能讓共同發展的理念落地生根。要持續推進高水平的對外開放,緊跟中美兩國戰略布局,緊盯世界發展形勢,搭建全新戰略合作平臺,持續深化國際合作,互相拓展海外業務,引領實現共贏。要各自發揮自身資源優勢,培養互知互愛的國際友情,挖掘和吸引更多合作國,共同譜寫中美兩國協調合作的嶄新篇章。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推動世界經濟復蘇、解決國際和地區熱點問題,都需要中美協調合作,展現大國胸懷,拿出大國擔當”。從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中可以窺見,中華民族自古以來愿意和世界各國一道,謀求共同的和平與發展,世界各國也能感受到在共同發展進程中的中國擔當。從古代的大同理想,到如今的中國夢、世界夢,從古人的“協和萬邦”“天下為公”到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一帶一路”“人類命運共同體”,無不闡釋了我國廣交朋友,促進人類文明互鑒的外交理念,只有做到互惠互利、合作共贏,才能收到1+1大于2的效果。不同國家民族之間現實狀況各有千秋,但不存在優劣之分,中美兩國要在合作交流中尋求雙方思想文化等各方面在標準、利益上的契合點,達到“和”的境界。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還將“共享”列入五大發展理念之一,今日之中美兩國,要實現共同發展,就要堅持共享發展,做大“蛋糕”、分好“蛋糕”,把發展成果共享給兩國人民。 “今日之中國,不僅是中國之中國,而且是亞洲之中國、世界之中國。”在“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的當今新時代,中美兩國乃至世界各國要在開放中交流互鑒,實現共同發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