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及二十屆二中全會精神,全面踐行習近平文化思想,凝聚各方智慧與力量,推進城鄉融合發展,確保鄉村振興取得實質性進展,近日,中央宣傳部等十三個部門聯合發布通知,全面部署2024年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活動。 堅守服務“三農”初心,是“三下鄉”活動的核心要義。歷經27年發展,“三下鄉”活動內容更加豐富多元,服務渠道與形式不斷創新,已成為提升農民思想道德與科學文化素質、助力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的關鍵工程。當前,我們正處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上,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目標,重點和難點均在農村。因此,我們要以“三下鄉”活動為抓手,推動政策宣傳、科技人才以及方法措施下沉至基層,為鄉村振興注入強大動力。 文化是鄉村振興之魂。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廣大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需求日益增長,這也對“文化下鄉”提出了更高要求。我們要在充分挖掘地域特色文化的基礎上,保護好鄉村獨特風貌,打造出獨具特色的鄉村“文化名片”。通過深入了解民情民意,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化文藝交流活動,不斷創新惠民演出模式,推動文化從簡單的“輸送”向“種植”和“共享”轉變,激發群眾參與文化活動的積極性,讓先進文化在鄉村土壤中生根發芽、開花結果。 科技是鄉村振興的重要支撐。要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進程,科技賦能至關重要。通過組織科技專家深入基層、開展科普服務進農村等活動,有效提升農民、農村黨員及基層干部的科技素質,推動農業提質增效、農民增收致富。同時,派遣科技特派員深入田間地頭,廣泛開展農民科技培訓工作,通過專家指導、實地學習和經驗交流等多種方式,為農民提供精準有效的服務,推動科普助農工作深入開展,引導農戶從傳統農業向智慧農業轉變。 健康是鄉村振興的基石。我國農村地區廣闊、人口眾多,但人均醫療資源相對匱乏。因此,我們要積極開展形式多樣的義診、健康講座及科普知識宣教等活動,普及醫學常識和健康知識,幫助群眾預防疾病、提升健康素養。同時,組織醫護人員成立醫療志愿服務隊,深入基層、貼近群眾,打通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為群眾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醫療服務,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的滿意度和獲得感。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我們要進一步創新“三下鄉”活動的方式和載體,從農村實際和農民需求出發,延伸服務鏈條、拓寬服務領域、做到精準有效、創新提升,推動農村科學文化健康事業蓬勃發展,用心用情用力繪制出一幅農業強盛、農村美麗、農民富裕的壯美畫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