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由省地方金融管理局、省工信廳、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江蘇監管局聯合主辦的江蘇省區域性股權市場“專精特新”專板建設推進會在南京舉行。江蘇“專精特新”專板正式開板,首批561家企業集中登陸。專板的正式開板,將為我省中小企業上市提供資本市場“塔基”和“苗圃”作用。 要想建好“塔基”、育好“苗圃”,首先要厚植“專精特新”企業成長沃土。通過大力實施優質中小企業梯度培育工程,廣泛開展創新型中小企業評價,動態更新規上工業企業主導產品、市場占有率、創新能力等關鍵數據,構建有效銜接、環環相扣、后備充足的優質中小企業梯隊。常態化組織“專精特新”企業政策宣講、申報輔導,設置好“專精特新”政策專欄,積極營造成為“專精特新”企業的爭創氛圍。近年以來,泰興市在這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2023年超100家企業申報國家、省、市“專精特新”企業。 要想建好“塔基”、育好“苗圃”,其次要充分發揮好“小巨人”企業帶動作用,推廣可復制典型模式,實現以點帶面發展。比如,泰興市就培育多家“小巨人”企業在細分領域領跑行業。江蘇宏大特種鋼機械廠有限公司產品補齊了國內球團生產成套裝備的短板,替代進口;江蘇華騁科技有限公司每年保持不低于銷售收入6%的高投入,獨創研發的智能化LED隨動燈,解決了坑凹懸崖作業環境易造成事故的隱患;江蘇南極機械有限責任公司擁有各類高精尖加工設備450多臺套,在國內外率先采用“機械過濾+膜分離+充氮去氧+智能制造”先進技術自主研制高效智能船舶壓載水處理系統,獲得國家首屆軍民兩用技術應用大賽創新類金獎。 因此,只有握指成拳,在行業掌握較強話語權的“小巨人”企業,才能很快凝聚起推動產業發展合力。泰興市順勢而為,梳理產業鏈企業清單,建立以供應鏈為主線,以產業鏈協同為目標的組織體系,強化鏈式集群化培育,探索建立集群內制造資源共享模式,實現了集群同向發展。泰興高新區以亞太泵閥、河海給排水、南極機械等“小巨人”企業為技術引領、標準示范,與高校院所聯合攻關,形成了從泵業到污水處理、過濾設備再到壓載水處理、船用生活污水處理、海水淡化處理設備的完整產業鏈條,成功創成省級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船用水處理專用設備產業集群。 目前,江蘇已培育省級以上“專精特新”企業1.1萬家,近日印發的《江蘇省區域性股權市場“專精特新”專板建設方案》明確,將強化各方協同合作,共同打造品類齊全、股債聯動、高度集聚的服務生態鏈,引導更多“專精特新”企業發展壯大。并拓寬“專精特新”企業融資渠道,增強企業競爭力,助力對接多層次資本市場。江蘇“專精特新”企業迎來更廣闊發展空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