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日國新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中指出今年前兩月,消費市場持續恢復向好,外貿運行總體平穩、結構優化,工業經濟保持平穩增長,多項經濟指標保持向好態勢,高質量發展取得積極進展,實現良好開局。 前兩月,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為8.1萬億元,同比增長5.5%,出口、進口分別增長10.3%、6.7%,工業經濟回升向好……這一系列鼓舞人心的數據,展示了我國在多個經濟指標方面“持續進步、穩健前行”的堅實步伐,再次印證了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發展趨勢沒有動搖,創新活力充沛、基礎扎實、前景廣闊的特點依然鮮明。我們要以這個年度的“強勁開局”為動力,推動經濟工作的“全面繁榮”,為確保全年發展再創新高實現打下堅實基礎。 注目“消費盛”,激發“內生力”迸發。社會消費,作為經濟循環的重要環節,是助推經濟增長的重要力量。我國擁有十幾億的消費者,蘊藏著巨大的市場潛力,亟待釋放消費活力,讓社會消費的“巨輪”揚帆遠航。政府在促進消費時,積極推動旅游、文化、娛樂等服務消費升級,鼓勵健康、教育等領域的消費擴大;在市場培育方面,著力打造公平競爭的消費環境,支持線上線下融合的新消費模式蓬勃發展,同時持續優化進口結構,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對優質商品和服務的需求。通過多管齊下,努力實現消費氛圍濃厚、消費市場繁榮、消費結構升級的新目標,為中國經濟注入新動力、展現新氣象。 對焦“外貿熱”,舉目“全年盛”在望。外貿發展的強勁開局,充分彰顯了中國經濟的穩健與潛力。盡管當前國際經貿環境日趨復雜多變,不確定性因素層出不窮,但是從進出口總額創歷史同期新高,出口與進口均呈現穩健增長,貿易結構持續優化,國際競爭力不斷提升等多個維度來看,中國外貿發展勢頭強勁,為實現全年外貿“穩中提質”奠定了堅實基礎。堅定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外貿企業需保持戰略定力、搶抓機遇,既要清醒認識到外貿發展面臨的諸多挑戰,更要深刻把握中國外貿的堅實基礎和廣闊前景,眾多外貿企業要凝心聚力、攻堅克難、銳意進取,共同推動中國外貿事業朝著既定目標穩步前行,為全年經濟增長貢獻更大力量。 聚焦“工業穩”,構筑“新領域”高地。工業作為經濟增長的“基石”,對于推動經濟穩步回升、持續向好起著決定性作用。工業經濟的穩健增長,為高質量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數據顯示,新動能正在持續積聚力量。近幾個月來,高技術制造業增速持續加快,前兩個月同比增長了7.5%,連續第三個月實現增速提升。新動能的發展同樣亮眼,諸如服務機器人、3D打印設備等產品的產量均實現了快速增長。通過加速培育新質生產力,打造新競爭優勢、搶占新興領域制高點,進一步釋放工業經濟的巨大潛能,推動新業態、新產業和新領域的蓬勃發展,為中國經濟注入源源不斷的新動力,引領經濟邁向更加堅實、廣闊的新征程。 2024年是新中國成立75周年,也是達成“十四五”規劃各項任務指標的關鍵性時期。為了確保中國經濟持續穩健發展,我們必須進一步夯實“穩”的基石,讓“好”的勢頭更加明顯。以中國經濟的強勁開局把握機遇、提振信心、激發斗志,不斷加強和延伸經濟復蘇的積極勢頭,促進經濟在質上取得實質性提升,在量上保持適度而合理的增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