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央宣傳部等部門部署了2024年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活動,學習運用“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經驗,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著眼加強農村思想文化建設,著力提升鄉村產業發展水平、鄉村建設水平、鄉村治理水平,持續強化理論武裝,豐富農村文化生活,大力普及科學知識,培育綠色健康生活方式,為有力有效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加快建設農業強國提供堅強思想保障。 以產業振興為基礎,下好鄉村發展先手棋。產業興,則經濟興、農村興產業。農村產業發展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物質基礎,也是根本所在,更是首要任務,新征程上鄉村發展要想實現“加速奔跑”,必須把農村產業發展擺在更突出的位置,夯實產業發展根基。某地通過建設國家一級漁港發展多家電商企業,引入數字化、信息化手段,準確把握市場信息,精準對接市場需求,形成“電商一條街”,年銷售額破4億元。為此,實現產業振興必須要充分挖掘農村資源多元化價值,打造實力強、就業廣、品牌優的特色產業,為產業振興注入新活力。 以文化振興為基石,打好鄉村發展組合拳。鄉村振興不僅要“塑形”更要“鑄魂”,推進鄉村文化振興,主要以農村文化基礎設施為基礎,以豐富農村文化生活為突破口。堅持培育文明鄉風、淳樸民風和良好家風,進一步促進鄉村文化生態凈化,厚植農村文化沃土,展現鄉村文化振興新氣象。文化振興的重要載體是農村文化基礎設施,加強鄉村文化服務設施建設,如村民文化廣場、村民書屋等,加強對農村特色文化的開發力度,創造更多獨具“鄉土氣息”的鄉村文化產品。 以生態振興為支撐,奏響鄉村發展奮進曲。農村美是實現農業強、農民富的重要環節,生態振興是鄉村振興的內在要求,環境好了,生活質量才能更好。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是廣大農民的殷切期盼,要堅持推動綠化帶建設,積極開展村屯人居環境治理,打造農民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讓良好生態成為鄉村振興的支撐點。只有改善農村環境,才能走上“生態美、產業興、百姓富”的可持續發展道路,讓群眾的生活更加紅紅火火。 黨的二十大擘畫了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宏偉藍圖。各地既要充分發揮“三下鄉”活動在推進全面鄉村振興中的重要作用,也要抓好一批群眾可感可及的實事。堅持因地制宜、久久為功,不斷增強地方生態資源,講好新時代鄉村振興故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