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蘇省憑借其在人居環境改善方面的杰出貢獻,有3個項目上榜中國人居環境獎獲獎名單,這不僅是對江蘇省在人居環境建設上成就的認可,也為全國乃至全世界的城市建設和環境改善提供了寶貴的借鑒和經驗。 在當今社會,人居環境的質量不僅直接影響著居民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感,也是衡量一個地區文明程度和可持續發展能力的重要標準。江蘇省此次榮獲中國人居環境范例獎的3個項目,分別涵蓋了城市綠化、社區建設和生態修復等多個方面,這些項目均采用了創新的理念和技術手段,有效地解決了城市發展中的環境問題,提高居民生活質量,推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建設生態環境,守護“青山綠水”。郎朗清空,徐徐清風。從走出“村強、民富、景美、人和”幸福路的天荒坪鎮余村到此次上榜的常州市高鐵新城核心區綠色宜居城區項目,實踐證明了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理念在城市建設中的重要性。要秉持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理念,通過實施城市綠化、水體治理和污染防治等措施,有效改善人居生態環境,提升了綠化覆蓋率和空氣質量,為居民繪就了一個更加宜居和健康的“富春山居圖”。 打造社區文化,走向“美麗桃源”。除了生態環境建設,江蘇省的這些獲獎項目還特別注重社區文化的培育和居民生活品質的提升。民生之要,百姓之盼。為滿足群眾對精神文化日益增長的需求,要深入“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不斷建設功能完善的社區服務設施、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和便捷舒適的居住環境,增強社區的凝聚力和居民的幸福感。 堅持科技創新,引領可持續發展。在推進人居環境建設的過程中,江蘇省充分利用科技創新,采用智慧城市建設的理念和手段,提高了城市管理的效率和水平。通過智能化的基礎設施、綠色建筑和可再生能源的廣泛應用,推動了城市可持續發展,為應對氣候變化和環境保護提供了有效途徑。“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萍紕撔沦x能人居環境新模式,也帶來了無限可能。創新之道,唯在得人,要進一步釋放人才隊伍的潛在動能,搭建發揮才能的舞臺。還應發揮協同優勢,政府加強指導引領,以市場為主導,實現科技發展“飛入尋常百姓家”。 盡管江蘇省在人居環境建設上取得了顯著成就,但面對日益嚴峻的環境挑戰和居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求,持續改善人居環境仍然是一項緊迫而艱巨的任務。這需要政府、企業和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不斷探索和實踐更加高效、綠色、智慧的城市建設和管理方式。要建立健全長效機制,管理好公共設施,維護好公共區域,以“小切口”撬動百姓“大民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