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住建部通報2023年中國人居環境獎獲獎名單,全國36個項目獲得中國人居環境范例獎,江蘇省有3個項目上榜,分別是宜興市東氿新城宜居街區項目、常州市高鐵新城核心區綠色宜居城區項目、常州市永紅片區老舊小區改造項目。廣大黨員干部要破譯人居環境的治理密碼,調動多方參與到基層建設,真正讓社區環境提升上檔次、有面子,在扎實的作為里提升人民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和滿足感。 守護“翠綠成蔭景色好”的“一抹綠”,在綠色風景上提升“顏值”。榮譽取得的背后,離不開江蘇省廣大黨員干部的共同努力,面對人居環境提升的大課題,基層干部發揮群眾力量,在和群眾的共同努力下,建成了宜居的良好環境。走近社區內部,綠樹成蔭下,不僅為群眾居住增添了美好,更讓社區發展“換了新顏”。面對老舊小區改造的課題,廣大黨員干部走好了綠色社區之路,不僅多維度增添綠植面積,還從能源環保的維度出發,打造了具有地域特色的綠色宜居智慧平臺,真正為社區人居環境插上“智慧”翅膀。 守護“黨建治理提幸福”的“那抹紅”,在協調引領上提升“氣質”。社區是城市的細胞和基本單元,是城市賴以存在和發展的基礎,也是黨和政府密切聯系服務群眾的“神經末梢”和“最后一公里”。如果說“顏值”的提升是“表子”功夫,那么社區黨建建設無疑是“里子”功夫。廣大黨員干部要下足實在功夫,將基層治理當作大事、要事來抓,發揮好黨組織引領建設的作用,增強社區居委會和居民之間的聯系,進一步做實社區黨建工作協調委員會工作,建設出文明品質社區,真正將黨的服務送向萬家燈火,讓社區成為群眾最安心的住所。 守護“品質提升街道凈”的“這抹白”,在改造升級上提升“容光”。新時期,人民群眾對社區居住的需求不再局限在住的層面,而是已經轉變成了更高品質的要求。面對時代新課題,江蘇省相關部門順勢而動,真正老舊小區品質提升為著手點,面對“臟、亂、差”行為絕不心慈手軟,除了將干凈的環境還于民之外,更是聚焦精致宜居、綠色宜人、文明和諧、睦鄰友善的高品質需求,真正打通了社區群眾居住體驗的核心痛點,滿足了人民群眾對社區居住的美好期待。廣大黨員干部要繼續走穩品質建設道路,聚焦人居環境的多個維度,凝聚社區居民合力,打造出高品質居住社區,守護好社區居民的幸福生活。 翠綠成蔭、整潔干凈、鄰里和睦是人居環境整治的重要目標,廣大黨員干部要走實人居環境治理之路,用行動為群眾幸福助力,打造成“顏值爆表”“氣質出眾”的人居環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