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由中國公共關系協會主辦的2024年全國兩會有關情況宣介會在京舉行。宣介會上,國家發展改革委新聞發言人李超與企業界共話中國經濟新機遇。李超表示,中國經濟回升向好、長期向好的基本趨勢沒有改變也不會改變,中國仍然是外資企業投資興業的熱土。 縱觀新時代的中國經濟,展現出強大活力、光明前景,實現從“高增長”向“高質量”的華麗轉變。國民經濟保持回升向好趨勢,經濟結構優化升級,市場活力持續增強,人均可支配收入跑贏經濟增速,新質生產力行業發展向好,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加快增長……2023年,一項項亮眼的“成績單”彰顯中國經濟發展邁出了新步伐、邁上了新臺階,激蕩起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澎湃力量。 經濟工作始終是宏偉敘事的關鍵領域。當前,經濟發展仍處于外部壓力和內部困難并存的局面,推動經濟運行延續恢復向好態勢依然任重道遠,但我們有堅定不移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基礎、條件,應對內外考驗,必須把“穩”和“進”結合起來,把握發展主動權,既要充分認清當前的經濟形勢,又要持續增強內生動力,以堅定的信心、奮發有為的姿態夯實經濟發展基礎,構建完善可持續的高質量發展體制機制。 成績面前不自滿,困難面前不止步。面對“內循環”的堵點和難點問題,要加大宏觀調控力度,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推動創新鏈產業鏈科技鏈人才鏈深度融合,強化服務保障,解決人才的“后顧之憂”;加快以數字智能技術、綠色低碳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持續深化改革高水平發展,謀劃出臺改革開放重大舉措,大力推動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 經濟社會發展是一個系統工程,要堅持“走出去”和“引進來”相結合戰略,積極打造對內對外開放合作樞紐。加快高水平對外開放步伐,加速外商投資引進,聚焦電子信息、汽車、新能源等產業優勢,吸引技術、資金、人才等國際高端要素資源,持續打造市場化、國際化的一級營商環境,用完善貿易通道、擴建對外平臺、深化國際交流等一系列暖心貼心舉措,全方位促進外資發展。 征程萬里風正勁,重任千鈞再奮蹄。我們要以習近平經濟思想為指導,一如既往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把政策舉措轉化為政策落實,把制度優勢轉化為實踐效能,不斷拓展開放的深度和廣度,為經濟發展提供強勁動力,引領中國經濟巨輪乘風破浪、持續前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