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李強總理在北京調研強調,要牢牢把握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趨勢,在推進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中培育和壯大新質生產力,加快塑造高質量發展新動能新優勢。創新問題對于我國新時代經濟發展的基本特征由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而言至關重要,可謂“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因此,必須要進一步深化改革,挖掘新技術潛能,為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 持續投入,秉持“創新者進、創新者強”的精神本質。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不日新者必日退。”在飛速發展的時代背景下,推動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緊密結合,是打造高質量發展新引擎的關鍵一步。科技創新是新產業、新模式的搖籃,更是激發新動能的強大引擎,對推動先進生產力發展具有核心作用。為此,我們需要具備前瞻性思維,進行全面規劃,并作出戰略性部署。要充分利用我國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不斷培育壯大新質生產力,為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新動力。這不僅是當下的迫切需求,更是面向未來的戰略抉擇。 聚焦人才,明確“事業成敗、關鍵在人”的問題本職。干事創業的核心在于人才,人才是科技創新的基石。過去十年,我國在科技創新領域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歷史性成就,如神舟與天宮太空交匯、北斗全球組網、蛟龍深潛紀錄等,這些輝煌成果背后,實質上是人才的激烈競爭和精心培養。為了持續推動創新,我們必須深化科教融合,探索新的人才培養模式,并建立一個使人才能夠自由流動、循環暢通的良性機制。只有這樣,我們才能以強大的人才鏈激發創新鏈的活力,進而實現創新生產力的新飛躍。這不僅是對當前發展的要求,更是對未來繁榮的承諾。 精準扶持,擦亮“點綠成金、生態變現”的鮮明特征。綠色發展是新質生產力的底色,它要求我們從“改造自然”轉變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理念。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我們必須努力構建健全的綠色低碳經濟體系,推動經濟社會全面向綠色發展轉型。這背后,是無數人的不懈努力與堅定信念,他們在每一個綠色生態項目中,都創造了巨大的經濟與社會效益。同時,我們還需積極探索綠色金融的發展途徑,為“新質生產力”在綠水青山間的蓬勃發展提供有力支持。這樣的發展路徑,不僅有助于保護我們共同的地球家園,更為未來的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新時代新征程,中國奇跡層出不窮,未來更將續寫輝煌。從“高質量發展”到“新質生產力”,改革發展的理念始終如一,為高質量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活力。改革者銳意進取,創新者勇攀高峰,唯有堅持改革創新,方能引領新質生產力走向更加光明的未來,實現“柳暗花明”的嶄新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