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參加江蘇代表團審議時指出:“要把博物館事業搞好。博物館建設要更完善、更成體系,同時發揮好博物館的教育功能。”博物館,這一歷史與時代的交匯之所,不僅承載著中華民族深厚的歷史記憶,更是中華文明對外展示的重要窗口。生生不息的歷史文脈,需要一代代人的賡續,需要廣大群眾特別是青少年深度接觸、熱愛博物館文化,進一步增強歷史感。 博物館既是歷史的記錄者,也是未來的引領者,它深刻體現了民族的精神面貌。近年來,文旅融合的大潮推動了博物館成為城市文化的璀璨明珠。像揚州大運河博物館、南京博物院等著名博物館,不僅吸引了眾多游客的目光,更為所在城市增添了深厚的文化韻味。而這些博物館并不僅僅局限于文物的展示,它們還通過各類展覽、講座等活動,廣泛地向公眾傳播文化知識,有效地提高了公眾的文化素養。 對于文物而言,博物館無疑是它們最好的歸宿。在這里,每一件文物都能得到科學、細致的修復與保護,它們的歷史價值和文化價值得以被深入挖掘和廣泛傳播。也正是在博物館里,這些文物得以重獲新生,它們的歷史故事得以被更多人聆聽。如今,越來越多的群眾選擇在周末或假期走進博物館,他們在這里感受著祖先留下的寶貴文化遺產,從中汲取著精神的滋養。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博物館也已成為青少年教育的重要場所,許多孩子在這里培養了對中華文化的深厚情感與堅定自信。 隨著旅游消費的逐漸復蘇,博物館已成為各地文旅工作的重點發展對象,在城市文化建設中也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許多城市都致力于將自身的文化資源轉化為具有吸引力的旅游產品,而博物館無疑是這一轉化過程中的關鍵環節。一些知名博物館的入駐,不僅為城市帶來了人氣,更極大地提升了城市的文化品位和對外形象,為城市的整體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面向未來,我們要緊密圍繞習近平總書記對博物館事業提出的明確要求,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堅定文化自信,不斷推動博物館事業的發展與創新。我們要努力加強博物館的體系建設,提升展覽展示的專業水平,加強與國際博物館界的交流與合作,使博物館成為中華文化對外傳播的重要窗口。同時,我們也應該鼓勵更多的群眾,特別是青少年,積極參與到博物館的各項活動中來,通過深度的學習與體驗,更加深刻地了解和感受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和文化精髓,從而不斷增強自身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博物館是中華文化的璀璨瑰寶,是民族精神的巍峨殿堂,我們必須用心守護、用情傳承、用力發展,讓其在新時代煥發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