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國政協十四屆二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肩負著人民重托與光榮使命的江蘇人大代表踏上了“復興號”列車,奔赴這場萬眾矚目的“春之盛會”。今年是新中國和人民政協成立75周年,也是實現“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的關鍵一年,此次兩會既是過往奮進之旅的回顧總結,更是未來前行之路的遠眺展望。在書寫民族復興現代史詩的賽道上,江蘇兒女肩負“爭當表率、爭做示范、走在前列”的光榮使命,奔赴凝聚共識、激發力量的“兩會之約”,以牢記囑托、感恩奮進、走在前列的實際行動擘畫激情澎湃的江蘇高質量發展新答卷。 赴“利居眾后,則在人先”的擔當之約,擘畫“水繞陂田竹繞籬”的鄉村振興答卷。黨中央明確將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舉全黨全社會之力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近年來,江蘇各地結合農村發展現實,圍繞“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建設目標,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著力提升鄉村建設、鄉村治理、鄉村產業發展水平。南京浦口以數智賦能鄉村產業經濟,蘇州吳江農文旅深度融合助力蠶絲之鄉化繭成蝶,宿遷泗陽開啟鄉村治理“云”聯結……邁步向前,江蘇正聚焦黨建引領、人才培養、隊伍建設、數智賦能、模式創新等鄉村工作重點,以“利居眾后,則在人先”的責任擔當,不斷適應新形勢、激發新作為,促進鄉村振興換擋提速,鋪展“水繞陂田竹繞籬”的秀美鄉村畫卷。 赴“欲當大事,須是篤實”的實干之約,擘畫“萬物生長勢如虹”的產業發展答卷。江蘇牢牢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要把堅守實體經濟、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作為強省之要”的指示要求,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不斷凸顯江蘇產業發展先導優勢、特色優勢與綜合競爭優勢,加快建設重大科技創新平臺,深入實施傳統產業煥新、新興產業壯大、未來產業培育“三大行動”,創新發展方式,切實推動高質量產業發展與高水平保護協同并進,在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中交出了一份“全、大、優、新、融、專”的江蘇答卷。展望未來,技術創新、數實融合、智改數轉、產學研深度融合等都是打造科技強省、制造強省的重要抓手,江蘇正以“欲當大事,須是篤實”的篤行實干,全力以赴增強產業發展的動力和活力,為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增添“萬物生長勢如虹”的發展勢能。 赴“我將無我,不負人民”的初心之約,擘畫“魚水情通樂韻諧”的枝葉民生答卷。“兩會之約”既是習近平總書記與全國兩會代表委員相聚“民主殿堂”聽取討論、溝通交流的重要平臺,更是和“總書記始終牽掛著百姓冷暖!我們有勁頭、有盼頭、有奔頭!”人民呼聲的雙向奔赴。在2024年的新年賀詞中,習近平總書記“我們的目標很宏偉,也很樸素,歸根到底就是讓老百姓過上更好的日子”的質樸話語溫暖了全國人民的心。此次兩會,諸多與會代表帶著如何“讓老百姓過上更好的日子”的新思考踏上了赴京之旅,將熱騰騰的民意帶上了兩會。蘇州太倉市代表褚鋒將目光投向如何提高企業參與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積極性,鹽城市代表陳宏斌就如何讓青少年真正參與愛國主義教育不斷思考探索,泰州市代表高金鳳聚焦在“雙減”背景下如何做好科學教育“加法”……一路飛馳的列車上,莊嚴肅穆的會場中,江蘇人大代表們以“我將無我,不負人民”的初心使命,以人民需要為第一信號,以人民呼聲為第一選擇,不斷詮釋著共產黨人的“含德之厚,比于赤子”,讓“魚水情通樂韻諧”的民生情懷在江蘇高質量發展新答卷上熠熠生輝、絢麗綻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