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蘇省政府舉辦以“守好‘三農’壓艙石,加快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為主題的專場新聞發布會。會上宣布,2023年我省糧食生產在面積、單產和總產量方面均實現“三增”的佳績,其中水稻單產更是首次突破600公斤,位居主產省份之首。同時,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也邁上新的臺階,達到30488元,這進一步夯實了我省“三農”發展的基礎。 守護“萬頃沃土育新機”的豐收盛景,是江蘇省農業發展的真實寫照。糧食的增產不僅關乎農民的生計,更承載著億萬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過去一年,江蘇以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為目標,全面提升糧食播種面積、產量和種子質量,用實打實的成果回應了群眾的熱切期盼。豐收的糧食不僅保障了供給,更有效帶動了農民收入的增長。廣大黨員干部必須繼續致力于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打造更多具有地方特色的農產品品牌,讓優質農產品走出田野,走進千家萬戶,共同繪就新時期的農業強國壯麗畫卷。 堅守“一枝一葉總關情”的為民初心,江蘇省始終致力于共繪農民富裕的美好生活。深知人民的美好生活與經濟收入的持續增長緊密相連,站在新的歷史起點,江蘇省以人民的幸福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通過實施一系列有力措施,確保群眾能多方面感受到農村農業的繁榮與進步。廣大黨員干部更是將提升人民的幸福感視為己任,不斷努力滿足人民對更高生活品質的向往。他們持續完善農民增收的長效機制,期望在共同的努力下,讓人民群眾的生活日益紅火、充滿滋味,真正展現出新時代農村的宜居宜業美景。 呵護“水繞陂田竹繞籬”的鄉村美景,是江蘇省建設美麗鄉村的堅定承諾。“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隨著鄉村生活的不斷改善,群眾對幸福感的追求已從物質層面擴展到對優美居住環境的熱切期盼。那些詩中的“野曠天低樹”“春泥帶燕歸”景致,如今正成為越來越多人現實中的向往。在追求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上,更美好的鄉村生活圖景已然展開。廣大黨員干部深知,守護群眾對高質量居住環境的渴望,就是守護他們心中的詩意棲居。因此,我們不僅要著力提升鄉村環境質量,更要將其與美麗鄉村建設緊密結合,讓每一寸土地都散發出自然與和諧之美,讓每一次踏足鄉村都成為一次心靈的洗禮。 “治國有常,而利民為本。”三農工作的落實離不開對人民美好生活的守護和期許。廣大黨員干部要堅持走利民之路,凝聚磅礴力量躍進新時代征程,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力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