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是經濟增長的主引擎,為激發有潛能的消費,近年來,各地積極推動實體商業加快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升級,通過線上線下聯動、融合文旅等業態,打造更多沉浸式、體驗式、互動式新場景、新業態、新模式,為消費者帶來更優質的體驗,也為市場注入新活力。 提供更優商品,滿足消費需求。在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日益增長的今天,需要不斷優化商品,提升消費體驗,滿足新時代人們的消費需求。數字化時代的到來,讓商業也乘上了科技的東風,AR技術的應用,讓消費者能夠在線試用、試戴商品,足不出戶就能實現“云逛街”;在互聯網、大數據等數字技術的加持下,智慧商店應運而生,通過現代信息技術,對采購到銷售全鏈條提供數字服務,提高了效率,節約了人力,把店員從繁重的機械勞動中解放出來,節省出更多時間為顧客提供服務,提高了顧客消費體驗。智能技術的成長也催生了新的智能商品,不少傳統家電已經被智能門鎖、掃地機器人、智能冰箱等取代。一些互聯網公司與家電廠商深度合作,推出了智能“生態鏈”,實現全屋智能連接。據大數據顯示,春節期間智能冰箱、大屏幕電視等家電銷售量實現了超過50%的增長。要開發更多智能商品,利用智能技術提升用戶購買體驗,讓消費者實實在在享受到智能技術為生活來帶的紅利。 實體商業轉型,融合文旅產業。電商時代的來到,曾給實體商業造成了一定的影響,不少實體商業嘗試轉型,而數字化技術給轉型提供了新的賽道。陜西旅游資源豐富,不少店鋪與美術院校合作,打造文創產品,給消費者帶來新的體驗,吸引了大量游客;山東膠州市開辦第十四屆糖球會,展會涵蓋特色小吃、非遺民俗、文化表演,帶動文旅市場的同時,也為實體商業帶來更多客源。旅游產業和實體商業的融合發展,是符合當前消費需求升級的要求的。下一步,實體商業要持續開發新的消費熱點,繼續釋放消費潛力,滿足本地消費者和外地游客的需求。 創新消費形式,發展智慧商業。隨著我國實體商業創新業態步伐的加快,許多智慧商業的新模式積極涌現。杭州銀泰商場在春節期間新增了恐龍展、海洋球等娛樂場景,吸引了大量攜帶兒童的家庭前來消費;紹興推出多項文旅優惠政策,聯動企業商家,發放各類消費券,將消費熱情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四川聚焦汽車、家居、零售、餐飲、文旅五大領域,舉辦新春年貨購物節,打造多個沉浸式消費體驗場景,吸引各地游客前去打卡。多地不斷推出新的消費形式,正是抓住了消費者“喜新厭舊”的特點,消費市場的火熱,也離不開數字技術的“潤滑油”作用。應當繼續探索數字技術在商業中的運用,“火上澆油”,讓消費的這把火燒得更加熱烈。 |
